大甲小鎮將翻新 4區推動都計
2016-05-24 03:35 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
市長林佳龍表示,不僅要打通大甲火車站前後站,也會搭配i-Bike,外圍交通還會串連國道三號、西濱快速道路,結合大甲媽祖遶境活動、藺草編織、芋頭糕餅等,串聯起觀光文化廊帶,讓大甲成為新興觀光亮點。 記者余采瀅/攝影
都發局長王俊傑說,大甲都市計畫分為4區,包括火車站前「車站門戶區」、鎮瀾宮周邊「核心發展區」、順天路以西「地區商業區」、文武路以北「行政生活區」。
市府表示,「車站門戶區」開闢率過高,規畫將大甲派出所與大甲地政事務所遷至美人山營區,釋出土地打造廣場與停車場,重塑站前城鎮風貌;火車站南側改為文化藝術廣場,建造大甲車站人行跨越橋,供前後站民眾通行。
「核心發展區」將更新老舊建物、統一招牌設計、騎樓整平,打造大甲媽祖觀光大道;「地區商業區」結合特色名店,延伸媽祖觀光大道計畫;「行政生活區」為在地主要生活圈,結合展演空間、停車場、公共自行車站、文昌祠等,提供行政與生活服務。
媽祖遶境吸引眾多人潮,但交通卻成噩夢,都發局提出解方,蔣公路將管制假日進出,順天路於廟會期間封路等。大甲道路設計外環、大外環,設置交通轉運站等,減輕鬧區交通負荷。
市長林佳龍說,大台中山手線連結台鐵大甲站、后里站,也串聯山、海副都心,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要打通大甲火車站前、後站,外圍交通再串連國道三號、西濱快速道路,結合大甲媽祖遶境、藺草編織、芋頭糕餅產業,讓大甲成為新興觀光亮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