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Eatwith--餐飲界Airbnb

「餐飲界Airbnb」 顛覆上萬人用餐體驗!

2016-04-01 13:15:00 聯合新聞網 文/呂家睿

這間公司來自以色列,曾經橫掃Techcrunch Disrupt創業展、獲得800萬美金投資——社企流專訪四週年論壇講者—Eatwith創辦人Guy Michlin,帶你一探美國時代雜誌筆下的「餐飲界Airbnb」!

Eatwith顛覆上萬人用餐體驗。 圖/Eatwith

分享
如果問起Eatwith創辦人Guy Michlin,食物對於人的影響力有多大?
他必定會回憶起多年之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場屋頂晚宴。
在這場晚宴裡,主廚褪下平常嚴肅的廚師高帽,改以牛仔褲外搭圍裙的輕鬆裝扮,隨性地在空白的餐盤上,以美食作畫。待到夕陽西下,紅酒的開瓶聲為夜晚揭開序幕,並歡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們到來。
放鬆的氣氛佐上美食的催化,在晚宴裡,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們,無不敞開心房,訴說並傾聽著彼此的生命故事。如此氛圍,融化了偏見與歧視,甚至讓從小即被教導仇恨彼此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男女,成了相互理解的戀人。
就是這種純粹、鮮明的生命體驗,令Michlin總能在創業旅途上常保熱情。他創辦的Eatwith平台以資訊科技作為媒介,重新定義了世界各大都 市間,主廚與食客的互動模式:它讓食客得以跳過餐廳,直接到主廚的家中享受款待。該模式所帶給食客的體驗,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外,更有豐富的人情體驗,也 因此美國時代雜誌曾以「餐飲界Airbnb」來形容Eatwith。
橫跨兩大洲、一大洋的創業之旅
Eatwith的故事,得回溯自2010年Michlin在希臘克里特島的一次美好旅行經驗。當時他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前往當地人家中作客。起先 Michlin認為那只是頓簡單的晚餐,停留時間不會太長,然而在希臘人的盛情好客下,四個小時的時光就在主人、客人雙方邊享用著地中海美饌、邊暢談著旅 行經驗下,悄悄飛逝。
這次美好的作客經驗,讓時常旅行的Michlin也驚豔再三,因此在希臘的旅程結束後,他即火速為下一趟「旅程」做準備——留在家鄉以色列,開啟一趟創業之旅。
Michlin與創業夥伴Shemer Schwarz的第一站,是一個為期四天的創業營隊,四天精實的實作成功展現了成果,也吸引到了投資者的注目。然而對於眼光銳利的投資者而言,單單一個好 點子,尚不足以讓他們打開錢包。為證明Eatwith經得起國際市場考驗並獲得投資者信賴,Michlin決定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作為試營運的開拓點。
巴塞隆納因其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觀光產業,以及繽紛的飲食文化,吸引了Eatwith團隊的搶灘。然而當地林立的餐廳、小酒館,與烹飪教室,卻也使 得客場作戰、毫無知名度的他們必須使出奇招,才得以在競爭者的環伺下生存。於此,雖身為網路平台,Michlin卻選擇至街頭作戰,透過幽默,開啟 Eatwith在當地的知名度。
「剛開始在巴塞隆納沒有人認識Eatwith,所以我們決定到街上『綁架』顧客。」Michlin幽默地回憶道。
Michlin口中的「綁架」當然不是綁架顧客的身軀,而是透過默劇等各種街頭表演,綁架消費者的關注,邀請他們參加免費的晚宴。
雖然這麼做,曾差點因無事先申請而被警察取締,但這鮮明的宣傳手法,卻也使Eatwith知名度大開。在部落客、媒體記者接連前來體驗與報導下,Eatwith網站內「成為主廚」的申請大量湧入,食客們也隨即開始蠢蠢欲動。
在西班牙的成功,給了Michlin與夥伴們更進一步的信心。他們於2013年中來到美國紐約,參與科技創業的最高殿堂——由權威科技媒體 Techcrunch所舉辦的Techcrunch Disrupt創業展。這次的參展,讓Eatwith的面子與裡子都大有收獲,他們獲得了八百萬美元投資之餘,也在時代雜誌的推波助瀾下,「餐飲界 Airbnb」的名號不脛而走。
讓吃飯不僅是吃飯 帶來更多價值
同為平台性質的服務,Airbnb所走過的路,十足為Eatwith所借鏡。當看見Airbnb因房東誠信問題飽受批評時,Michlin瞭解到,確保食物安全、建立誠信將是穩固這平台的地基。
因此對於主廚的篩選,Eatwith有著相當龜毛的準則。
在複雜、繁瑣的審核程序下,通常約只有3至4%的申請者能登上Eatwith網站成為主廚。而為打造與眾不同的用餐經驗,在食品安全之餘,Eatwith也把「餐點是否美味」、「主廚是否親切好客」、「用餐環境是否令人愉快」列為三大重要考量。
「在Eatwith上的主廚除了要有好手藝外,更要能像招待自己親友般親切、用心,帶給上門來的客人食物以外的情感交流,這才是Eatwith的獨特之處。」
目前認同Eatwith理念,與之合作的主廚總計超過600位。他們遍佈全球五大洲,在超過150個城市裡,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帶來充滿人情味的用餐體驗。
而在無形之間,Eatwith也搭起了個有機的平台,讓眾多對於食物理念有堅持的人們,得到可以發揚、闡述的機會。
在舊金山,支持永續漁業的主廚在準備餐點之餘,還殷切地給客人們上起海洋保育的課。而在各地也都有主廚們不只期待人們來用餐,更帶著他們一起走進當地市場,認識傳統食材。主客之間如此有機的交流,讓原本有些遙遠的飲食教育,成為了鮮明的親身體驗。
「以食物為起點,進一步的交流情感,是Eatwith的初衷。但我發現更棒的驚喜是,人們因此開始關注食物的產地、飲食文化等議題。」
餐桌上的世界大同 以巴仇人成為戀人
在紐約、舊金山、巴塞隆納、巴黎等饒富多元飲食文化的大都會內,Eatwith也皆有派駐社群團隊,進一步舉辦活動,促進當地主廚間的交流。
在紐約,來自各國的主廚帶上了自家香料,在訴說香料的故事之餘,也鼓勵各種異國食材的混搭、交融;於是我們看見了清淡恬適的日本料理,竟多了攝人的中東芬芳;而香味濃郁的中東菜,也同樣添了份哇沙米的辛嗆。
透過料理打破文化疆界的故事,當然不只發生在紐約主廚們的餐桌上。回到最初提及的那場屋頂晚宴,原本光是聽到對方國籍就感到尷尬的以巴男女,背後那場政治、武力都難解的以巴僵局,竟出乎意料地透過一樣的味蕾而化解。
他們表示,「從小我們都被教導著要仇視對方,完全沒有機會認識彼此。但經過這次晚宴我們才發現,原來只要一談到食物,我們根本沒有太大的不同:用著一樣的香料、有著一樣的口味——其實我們非常非常相近。」
改變他人、改變自己 為了愛而化身「煮」夫
Michlin打造的事業,翻轉了許許多多人們對於用餐的認識與體驗,那麼對於他自己呢?Michlin表示,改變最大的,應是他開始發現「吃」這件事情不如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
過去長年生活在充滿著橄欖油、優格等健康地中海飲食的以色列,他與家人們總認為吃著高品質的健康食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自從創業來到美國定居,在這充滿著食品工業與垃圾食物的新家,他與孩子們花了一年餘的時間,才逐步適應起當地的飲食習慣。
這個經驗讓Michlin意識到,為了家人的健康,他必須更注重食物的來源、食物的安全;面對當今許多因飲食而產生的文明病,他也認為「在家中為心愛的人下廚」,應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而這和Eatwith欲帶給的人們的價值不謀而合。
為了親身落實這理念,過去從不煮飯的Michlin,現在也開始嘗試在週末當起新好男人,為親愛的妻子、孩子們煮出豐盛的晚餐。
食物的影響力有多大?
從那對化干戈為愛情的以巴情侶、Eatwith平台上無數個動人的交流故事,以及Michlin為家人洗手作羹湯的轉變看來,它不僅填飽了我們的肚子,傳遞了對彼此的關心,更如那對以巴男女所言:透過食物讓人得以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那麼相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

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漢民_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

想起以前在投資銀行工作時, 常常也會有還到內線的情形 常想買股票, 又不敢....我還是有職業道德而且膽小的人 但每次同事又換高級進口新車時,  總忍不住覺得每個人"心中的那條線"標準"不太一樣.. --------------------------------------------------------------------------------------------------------------------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 8日電)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士信貸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 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接獲檢舉指出, ASML在民國104年間,欲收購漢民微測公司, 委一家財顧公司洽談; 但財顧公司的邱姓女子卻在105年5月24日至6月15日間,陸續以家人為人頭買進漢民微測股票,涉嫌違反證交法的內線交易罪,初估擬制性獲利逾2100萬元。 檢方漏夜偵訊後,今天凌晨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元交保; 邱的丈夫許耀仁則被檢察官諭令600萬元交保,2人均限制出境出海。 針對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1060308 邱慧平薪高又聰慧 為何要冒險?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7-03-08 10:03中央社 台北 8日電 瑞士信貸台灣區總經理邱慧平。 報系資料照 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各界,業界傳出邱慧平年薪至少新台幣千萬起跳,甚至可能高達3千萬,不敢相信為何要冒險? 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檢調前往搜索約談。台北地檢署複訊後,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外資金融圈。 不願具名的國內券商分析師坦言,昨日看到消息相當意外,邱慧平人真的美,若以外資圈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推算,年薪上看新台幣1千萬到2千萬元,薪水這麼高實在沒有必要這樣做。 外資圈更透露,曾與邱慧平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