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證併購 搶當經紀三哥
2016-04-20 04:10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夏淑賢/台北報導
永豐金證券表示,該營業讓與案經過雙方股東會以及主管機關核准後將生效,目前營業讓與基準日設定為今年9月26日。永豐金控董事會3月剛通過籌措長期資金案,金額最高不超過150億元,為充實併購銀彈預作準備。
台工銀發言人、執行副總經理張政權指出,預期台工銀證券結束營業後,一共可拿回約31億元投資資金,挹注轉型商銀所需。台工銀證券將繳回證券商牌照、退出市場,今年底前轉為一般投資管理顧問公司。
台工銀證券目前共有總、分公司八個據點,3月份經紀業務市占率0.44%,營業讓與永豐金證券的部分限於經紀業務的營業資產等,上百名員工將併入永豐金證券,至於台工銀證董事長林杇柴與總經理趙凱韻,則將留在台工銀集團內另有任用。
永豐金證券昨日召開董事會並在會後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葉黃杞指出,雖然證券商實體據點價值消退,但是台灣證券市場邁入不景氣,證券業要對抗不景氣必須要先壯大規模經濟,因此與台工銀證券談成收購其經紀業務。
葉黃杞指出,此次併購案件,永豐金證券將可取得台工銀證券位於台北、新台市、台中、桃園、高雄、埔里等八個據點的經紀業務營業權、營業設備等。
葉黃杞指出,目前台灣證券市場,散戶正在逐步離開,導致大盤成交量遲遲無法突破2,000億元,券商如果要度小月,就得透過擴大規模市占率以抵擋不景氣。
葉黃杞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不排除繼續併購國內經紀業務市場,因國內正面臨證券市場低迷,價格好談,永豐金證券希望趁此機會透過併購擴大版圖,擠進國內經紀業務前三大名單。
台工銀執行副總張政權宣佈,將台工銀證券經紀業務營業讓與永豐金證券。圖/顏謙隆
砸3.9億併購台工銀證券 拚市占 永豐金證3年3併
搶拚市占,永豐金證券三年內連下三城、進行三起併購。永豐金證券昨(1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以3.9億元併購台工銀證券。永豐金證券指出,永豐金證券現有經紀業務市占率達4.677%,併購後預計可達5%,市占坐四望三。
永豐金證券指出,董事會決議通過受讓台灣工銀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權、營業設備及證券融資券債權淨值,但營業讓與案,尚需經雙方股東會通過及主管機關核准後生效,營業讓與基準日暫定為9月26日。
永豐金證券表示,此次的營業讓與案將取得台灣工銀證券8據點的經紀業務營業權、營業設備及證券融資券債權淨值,有效提升經紀業務市占率、擴大規模經濟並增加獲利,對股東權益具有正面助益。
台灣工銀發言人張政權表示,台工銀主要是因應改制商銀要求,必須降低轉投資總額佔淨值比重到法定標準,所以才決議將轉投資公司台灣工銀證券經紀業務營業讓與給永豐金證,其餘證券業務則將申請撤銷執照及進行清算。
台灣工銀證資本額33億元,營業讓給金額是3.9億元。他指出,此次是將總公司、7個營業處所的客戶轉給永豐金證;另外,110個員工也一併移轉給永豐金證,將會保障員工薪資以及工作內容一年不變,台灣工銀證經紀業務的市占率是0.44%。
永豐金證券從三年前開始積極展開併購,2012年11月合併太平洋證券,合併後經紀業務站穩市場前五大;2015年10月以每股13.23元、總額約3.75億元併購台灣東亞證券,同時以港幣5.85億元(約新台幣24.39億元)合併香港東盛控股。
在太平洋證券、東亞證券二樁併購完成之後,永豐金證券在台灣複委託市占率衝至8.25%。永豐金董事會昨天也決議通過,子公司東盛控股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永豐金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工商時報)
配合台灣工銀證券將證券經紀業務營業讓與,及終止證券經紀、自營、承銷及兼營期貨商業務,將更名為「駿騰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項目並由證券商及期貨商變更為一般投資業、管理顧問業等
台工銀轉型 拚提前上市
2016-04-20 04:10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台灣工銀決定提前推動股票轉上市,最快將趕在明年初與轉型「王道商銀」同步,迎接改制商銀、股票上市「雙掛牌」雙喜臨門。
為了掌握時效,台工銀有可能必須犧牲掛牌價格底線,以低於面額10元股價上市,改寫上市股掛牌價紀錄,但股票上市後,將對台工銀引進策略聯盟夥伴、機構法人持股,有很大幫助。
台工銀昨(19)日董事會決議申請股票上市,將提到6月3日股東會討論,預計辦理現金增資2.25億元、發行新股2,250萬股,扣除250萬股擬供員工承購外,其餘增資股2億元將全數辦理股票上市前公開承銷。
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表示,申請股票上市一直是台工銀的規劃目標,為因應即將轉型王道商銀後的各項營運規劃,決定股票上市與轉型商銀同步進行,希望達到最佳效益,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多贏,開創王道銀行的共榮願景。
台工銀昨天股價收7.22元,下跌0.03元,成交量則是暴增為1,118張,是前日成交量45張的近25倍之多。台工銀興櫃掛牌股價,長期以來一直在票面下徘徊,興櫃價格為日後承銷定價的主要依據之一,台工銀內部評估,增資股數不多,即使定價低於票面,對股東權益的影響相對有限,且2億元公開承銷中有八成將採競價拍賣,不排除非董監事的大股東搶拍,對價格形成支撐。
比起原本可能與中華票券合併再上市,台工銀決定提前推動股票上市,主因股票掛牌上市後,機構法人、策略股東才方便持有大部位股票,不比興櫃掛牌流通性有限,且部分機構法人內規也難以大舉持有未上市股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