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網址: 長照服務起步 「雙軌」聘外籍看護 | 長照法初審通過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8413488.shtml#ixzz2ptIiuTHl
Power By udn.com
立院初審通過 影響百萬家庭
照護,影響家庭可能超過百萬。在立法院審議四、五年、攸關國人老年生活品質的「長期照護服務法」 草案,上午完成初審。除了失能者照護,也將家屬(家庭照顧者)列入服務對象,可獲得更多社會支持 及關懷。
值得一提的是,長照法草案也將外籍看護工納入長照服務體系,長照新制上路後,除了雇主聘用之外,
失能者家屬也可向長照機構提出申請,由機構派出訓練合格的外籍看護工至家中服務。國內勞工團體對此態度一向保留,未來在院會審議,勢必還有一番拉鋸。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鄧素文指出,衛生福利部下半年會將「長照保險法」草案送至行政院,與國人健康福
祉相關的長照體系才能長久健全。
對於長照法草案通過初審,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感到相當高興,他指出,長照服務法草案是根本大法
,推動四、五年之久,終於在今年通過立院初審。他感謝衛環委員會委員能夠不分藍綠,一起努力參與
此法修訂,讓草案內容更為完備,符合民眾需要。
需要長照的人數眾多,但國內過去長照無專責法令。長照法草案則明訂長照服務內容、相關服務人員、
機構,可有效掌握服務品質。
其中,外籍看護工是否納入長照體系,一直是爭議焦點。鄧素文認為,國人未來聘用外籍看護工的管道
將更為多元,除了自行聘用,也可向長照機構提出申請。
外籍看護可向長照機構申請
草案規定,長照機構可以事先訓練外籍看護工,提高照護品質,有需要的民眾可向長照機構提出申請,
以時數來計費,外籍看護工不用與雇主同住,可減少許多麻煩。部分委員則認為,新制上路後,希望所有新進台灣的外籍看護工都由長照機構統籌訓練,維持一定的照護品質。
全文網址: 長照法服務體系 納入家屬、外勞 | 長照法初審通過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E9%95%B7%E7%85%A7%E6%B3%95%E6%9C%8D%E5%8B%99%E9%AB%94%E7%B3%BB%20%E7%B4%8D%E5%85%A5%E5%AE%B6%E5%B1%AC%E3%80%81%E5%A4%96%E5%8B%9E-8413516.shtml#ixzz2ptJSSae8
Power By udn.com
機構聘雇 民間團體看法兩極
|
| ||
初審通過的長照服務法草案納入外籍看護,且未來採「雙軌制」,可由家庭或機構聘雇。對此,民間團體看法不一,反對者認為由機構聘雇的外籍看護成本會高二到三倍,民眾接受意願低;支持者則認為,由長照機構提供外籍看護的訓練,較可確保照護品質。
衛生福利部護理與健康照護司長鄧素文表示,由機構聘雇的外籍看護受到國內勞基法的規範,機構必須負責外籍看護的訓練、住宿等,雖然價格會比個人聘雇來得高,但是照護品質較好,且照護時間可依需求彈性選擇。 此外,外籍看護雙軌制在長照法草案中,原本訂有「落日條款」,即規定法案正式上路後,除了還在聘雇許可期間內的外籍看護,所有新招募的外籍看護均須透過長照機構的訓練,減少個別家庭直接聘雇的外籍看護。不過,由於該條文爭議過大,在昨日委員會審查會中保留。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由於長照服務法不涉及保險給付,又無法完整規範外籍看護的勞動條件,且機構聘雇的外籍看護因受到勞基法規範,要多請二到三班的人力輪班,支出費用至少會比個人聘雇高出二到三倍,民眾接受度一定不高,且機構負擔管理外勞的風險太大。 吳玉琴指出,若是外籍看護在服務的家庭中受傷或偷竊,機構身為雇主,須負連帶責任;且平常要提供外籍看護住宿,承擔逃跑風險。她說,一旦將外籍看護納入長照正式人力,更難發展本國照護服務員的市場。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簡璽如肯定外籍看護納入長照體系,她表示,如果把外籍看護納入長照的人力,才能給予失能者家庭不間斷的服務,且應走向完全杜絕個人聘雇,全由長照機構訓練後再分派到需要的家庭,以確保照護品質。 |
Power By udn.com
冷眼集/長照保險 還沒出衛福部大門
|
| ||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預計二○一八年將進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也快速增加,今年已經七十一萬人,二○三一年將快速增加到一百一十八萬人。四年前,當時的衛生署提出「長照服務法」初稿,昨天終於在立法院委員會通過初審;但在學者及部分民團體的眼中卻是「新瓶裝舊酒」。
「終於通過了。」衛生福利部相關人員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部長邱文達認為這是台灣長照的新里程。問題是,在政府官員眼中屬於「德政」的長照法草案,在完成初審後的版本,不免留下遺憾:用來擴充偏鄉長照資源的「長照基金」卻被保留。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林萬億指出,長照服務法草案「沒有什麼作用」,是「空洞的法」,因為絕大多數失能者權益保障的法條,都已分散在老人福利機構、護理人員等相關法案中,現在所面臨的是「執行」問題。
外界關心的外籍看護改成「雙軌制」,也有隱憂。在日本,外勞入境先學兩年的日文,還要通過長照專業知識的考試,才能納入長照體系,並提供在職訓練;在瑞典,則是以「勞動移民」制度來解決,享有與國民一樣的福利及工作權。
但台灣,機構的外籍看護依勞基法,但家庭聘雇的外籍看護卻無工作權益法令,相關的職前訓練或在職教育等子法規仍未知,與失能者福祉最相關的照護品質控管及由誰來監督等問題,也都懸而未決。
馬英九當初在競選總統時,即提出實施長照保險的競選承諾。如今,六年過去了,馬政府以續推「十年長照」及完成長照服務法立法為施政主軸,卻避談真正能讓民眾受惠的長照保險上路的期程,而且迄今長照保險法草案還沒有出衛福部的大門。
南韓偶像團體SUPER JUNIOR隊長利特的父親,因無力照顧長期失智的雙親,竟先殺害兩老再上吊自殺的新聞,讓人聞之鼻酸;反觀國內,類似悲劇也一再上演,失能者與照顧者都受害。政府如果再不加快腳步,建構完整的「老有所終」長照體系,待台灣更老,悲劇更甚。
|
Power By udn.com
多少家庭正等待長照… |
| ||
李玉春/陽明大學教授、衛福部長期照護保險規劃總顧問
吳肖琪/陽明大學教授、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 延宕多年的長照服務法昨在立法院通過初審,這是面對高齡社會,解決民眾切身的家庭照顧問題的首部曲,主要是為後續將推出的「長期照護保險法(長保法)」鋪路。 目前長照資源尚未普及,很多家庭仰賴外勞,請不起或無法請外勞者,家人常在盡孝道與工作間左右為難、備受煎熬。近四分之一的主要照顧者有壓力性負荷,每年都有多起因不堪負荷,帶著家人共赴黃泉的悲劇。我們的社會還要等多久,才能避免悲劇不斷上演呢? 為尋求長照體系永續之財源,台灣自二○○八年開始規畫長照保險,期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互助之精神,每個人的健保費只要再多加一點點——約健保費五分之一,就足以幫助需要者獲得基本長期照護,讓家庭免於後顧之憂。 但開辦長照保險並非一蹴可幾,必須先建構長照服務體系,才不會有保險無服務。長照服務法的目的就是要藉「長照發展基金」的獎補助,在二○一五年完成「長期照護服務網」之建置,讓全國各縣市、鄉鎮皆有基本長照資源可用,為推動長保法鋪路。 有學者主張:不需立法,政府即可推動服務網,建議直接推動長保法;殊不知若無長服法,政府雖可獎勵資源不足區長照發展,卻無法定權力限制資源過剩區長照機構之新擴建。 目前長照資源尚在發展中,若此時通過長服法,有助於形塑理想的長照體系之發展,落實「社區、居家服務優於機構照顧」的理想。若任由自由市場發展,未來可能機構過剩,且落得跟醫療體系一樣集中化、大型化、過度競爭,造成社會很大的負擔。 另外現行長照機構之管理(法)令出多門、疊床架屋、莫衷一是,已造成很大的問題,例如身心障礙機構過去只照顧非失能的身障者,隨著其平均餘命增加,有些已開始需要長期照顧,但卻因長照機構依老福法只能收容老人,而求助無門。因此有賴長服法統一各種法案對長照機構之規範,避免太多框架,限制長照組織之發展。 面對高齡社會,民眾莫不引頸企盼政府與立院推出有感的民生法案,協助家庭解決照顧之問題。台灣此刻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一定要儘快三讀通過長服法,才有機會繼續推動長保法,才能建構理想的長照體系,錯過時機,未來一定會後悔莫及。
【2014/01/09 聯合報】
|
Power By udn.com
商機衝10億 佳醫、盛弘等公司受惠
|
| ||
「長照服務法」昨(8)日立院初審過關,「長照保險法」也將送審,業界指出,國內長照服務市場約有7億到10億元規模,具備長照服務能力或有關經驗的佳醫、盛弘等公司有機會率先受惠。
長照服務法初審過關,本法案中,不僅規範外籍看護工可由長照機構聘僱後,派遣至家庭提供服務,雇主個人也可自行聘雇。衛福部表示,透過長照機構聘雇、訓練的看護工,可達到一定專業水準、提升照護標準。 業界指出,長照服務法可望為「長照產業」提供法源基礎,未來透過該法,長照機構對照護人員的聘雇、訓練及提供服務都有法可循,而有照護需求的家庭,也能循此管道申請照護人員,等於讓長照產業更具規模。 衛福部表示,由長照機構聘僱之服務模式,聘僱價格雖可能略為提高,但可提升服務品質、服務時數較有彈性、家庭隱私較有保障,同時可改善外籍看護工超時工作現象。 未來,凡要成為政府認定的長照派遣機構,衛福部指出,都需向地方政府申請,並符合長照服務法規範,經地方政府核可後,方能提供派遣服務,具備一定照護規模與經驗的機構可望受惠。 |
Power By udn.com
觀察站/納入外勞 雙軌難接軌?
|
| ||
延宕多年的長照服務法終於在立法院通過初審。在選舉壓力下,執政者有長照支票不能再跳票的迫切性,但初審通過的版本,在台灣倚賴外籍監護工家庭高達20萬戶現實下,選擇將外籍監看工納入長照服務的雙軌制,表面上外籍看護工必須加強專業訓練,卻未顧及「雙軌」如何「換軌」,仍為長照制度成敗埋下變數。
主計處統計,截至100年為止,台灣失智及失能人口48萬人,預估到107年,更高達58.8萬人。但台灣現有老人長期照護及養護機構能容納數量只有5萬多,以致外籍監護工撐起台灣長達10年以上的長照角色,其實是官方行政怠惰下的產物。 長照法的立法延宕,固然有各方意見分歧主因,如何與外籍監護工接軌,才是問題的核心。當外籍監護工多年來提供24小時不喘息看護,還附送家事服務,每個月只要1萬5840元,台灣本土長照服務如何建構,才能促使雇主願意將被看護者送出家門?何種價位才有競爭力? 都是接下來衛福單位無所逃避的難題。
行政院原始構想,希望採外籍看護工與國內照護體系逐步換軌,外勞團體也一再呼籲藉由長照揮別血汗外勞,但初審版本宣示將外籍看護工直接納入長照,雖然細緻內容還有待相關單位規畫,但既已向現狀妥協,台灣長照路,後續難度只怕更高。
價格與品質是市場法則重要一環,長照服務法為長照體系踏出顛簸的第一步,未來更重要的角力在長照保險法草案,而將外籍看護工納入納入長照的代價,對長照制度是利是弊?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
Power By udn.co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