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證券交易所於102年6月5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科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 |
發布時間︰民國102年06月05日 18:42 |
新聞稿內容: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102年6月5日召開之第570次「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科妍生物科技(股)公司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審議結果—通過,其審議結論如下:
一、本案建議董事會請該公司除依「初次申請有價證券上市用之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之規定揭露相關事項外,尚應於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乙節中揭露下列事項,並俟該公司股票公開銷售完畢(且符合股權分散標準)後,同意其股票上市:
(一)最近三年度及申請年度(102)第1季業績變化合理性。
(二)銷售及進貨集中之合理性及其因應措施。
(三)主要銷售產品若發生系統風險之因應措施暨未來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
二、該公司係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為維持經營階層及技術人員之穩定,請其董事、監察人、持股5%以上之大股東(含曜亞公司)、技術出資股東及三名技術人員,依承諾將其持股總額提交辦理股票集中保管,並自上市買賣開始日起屆滿一年後始得領回二分之一;其餘股票部份自上市買賣開始日起屆滿二年後始得全數領回。
有關科妍生物科技(股)公司之相關基本資料如下:
公司名稱:科妍生物科技(股)公司
公司登記地址: 高雄市前鎮區高雄加工出口區南六路9號
申請上市資本額:新台幣400,000仟元
董事長:韓開程先生
總經理:韓台賢先生
輔導上市之承銷商:統一綜合證券(股)公司
稅前純益(損):
99年度:(14,171)仟元
100年度:43,759仟元
101年度:51,632仟元
102年第1季:7,207仟元
稅後每股盈餘(損失):
99年度:(0.21)元/股
100年度:1.32元/股
101年度:1.56元/股
102年第1季:0.18元/股
主要業務:透明質酸高階醫療器材產品之製造及銷售
市場結構:內銷70.06%、外銷:29.94%。
全體董事持股比率:董事7席,占21.99%。
全體監察人持股比率:監察人3席,占9.97%。
|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