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日燦看併購/併購合資拓版圖 友嘉實力大增

黃日燦看併購/併購合資拓版圖 友嘉實力大增
友嘉實業成立於1979年,以工具機事業起家,創辦人為朱志洋。相較於傳統工具機業者以自我成長為主的發展軌跡而言,友嘉從一開始就擅長以併購或合資擴增實力,透過合縱連橫,頻頻攻城略地,獨樹一幟,卓然有成。
在1980年至1987年間,友嘉除了代理日本工具機進口外,也整併了幾家國內工具機公司,包括連豐機械、三標精密、五峰工業及遠洲機械等,在工具機產業嶄露頭角,儼然躍為一方霸主。
可惜好景不長,1987年底時美國對台灣工具機輸出設定配額限制,嚴重衝擊台灣業者,友嘉也不例外,工具機本業一落千丈,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從工具機到高科技領域
面對危機,友嘉力求突破,運用擅長的合資與併購模式,積極尋求轉型改向,朝多角化經營、技術升級和開拓市場三大目標推動邁進
在多角化經營方面,友嘉於1988年開始跨足高科技產業,不到兩年時間就併購了世陽國際、飛凱開發、福碁實業和巨波電子等電腦、積體電路和介面卡公司。
2000年起,友嘉又併購了台灣麗偉及九德電子等國內電腦數控及電路板公司。
2011年,隨著政府推廣再生能源的產業趨勢,友嘉也挺進綠能產業,成立了佳鎂科技(生產LED燈泡及鍛造鎂合金)和友益科技(製造太陽能及半導體檢測設備),投資政美應用(製造太陽能檢測設備),與太極能源合資創立友晃能源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用導電漿),還併購了LED公司蔚丰光電。
在技術升級方面,友嘉採取了與國外公司合作引進技術並合資設廠的策略,以提高工具機本業的產品價值。
積極擴展國外行銷通路
1987年底,友嘉與日本阿耐思特岩田株式會社合資設立岩田友嘉生產工具機,1989年初又與瑞典軸承座製造商SKF在泰國及台灣合資設廠,2011年又與德國工具機廠商AXON合資設立FFG-AXON公司。
最引人注目的是,友嘉於2011年與和井田製作所、西鉄城精機宮野會社和丸紅株式會社等三家日本上市企業,在台合資成立和井田友嘉精機,創台日工具機業者的最大合作案
在開拓市場方面,友嘉也是「吾道一以貫之」,透過併購擴展國外行銷通路。首先,友嘉在1996年併購了日本坂崎機械,2005年又併購了日本竹內。2010年,友嘉出手收購全球知名銑床廠商義大利Sachman Rambaudi的Rambaudi事業部資產,以及義大利ROSA工具機公司的全部股權。
2012年,友嘉把義大利Sachman Rambaudi的Sachman事業部也買過來,並且收編了韓國DMC以及義大利的JOBS和SIGMA等工具機業者。
由於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以及長期缺乏自有知名品牌,我國中小企業一直都較難直接突破海外市場的進入障礙。
友嘉選擇透過併購,利用國外公司原有的品牌、口碑及行銷管道切入當地市場,因此友嘉在併購時也常保留原有團隊,俾能無縫接軌。
借道香港西進大陸市場
當然,友嘉也瞭解到中外管理文化有別,經營理念未必契合,所以友嘉往往堅持多數股權,掌控主導地位,以利維持應變彈性。
隨著大陸市場的開放,友嘉也自1993年起借道香港成立友嘉(香港),開始登陸投資。
2005年,友佳國際控股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隔年初即在香港掛牌上市,75%股權由友嘉(香港)擁有,其餘25%則由一般大眾認購,募得資金逾6億港元
友佳國際擔任友嘉集團在大陸投資的控股公司,2010年回台發行TDR,又募得資金近新台幣10億元。
友嘉西進大陸的策略,不同於一般台資企業單打獨鬥的模式,也是選擇與知名外國或大陸公司合作的模式。
2004年,友嘉與日本高松機械和豐田通商合資在杭州成立友嘉高松機械公司。
2009年,友佳國際與阿耐思特岩田及岩田友嘉三方合資成立杭州阿耐思特岩田友佳空壓機公司,同年與北京第一機床廠及凱捷利集團締結策略聯盟,由北京第一機床廠提供大型機床技術,搭配友嘉的國際市場行銷,求取互補雙贏。
友嘉30餘年一路走來,已成為兩岸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工具機集團,其在中國大陸與海外地區的營收貢獻已超越在台灣的事業,全球布局甚為可觀。
惟友嘉行事低調,且未掛牌上市櫃,又於2002年撤銷公開發行,因此有關其併購交易的詳細資訊不易取得。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事務所立場。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2013/06/05 經濟日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黃日燦看併購/併購合資拓版圖 友嘉實力大增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7945675.shtml#ixzz2VOqfhl8i
Power By udn.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

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漢民_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

想起以前在投資銀行工作時, 常常也會有還到內線的情形 常想買股票, 又不敢....我還是有職業道德而且膽小的人 但每次同事又換高級進口新車時,  總忍不住覺得每個人"心中的那條線"標準"不太一樣.. --------------------------------------------------------------------------------------------------------------------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 8日電)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士信貸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 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接獲檢舉指出, ASML在民國104年間,欲收購漢民微測公司, 委一家財顧公司洽談; 但財顧公司的邱姓女子卻在105年5月24日至6月15日間,陸續以家人為人頭買進漢民微測股票,涉嫌違反證交法的內線交易罪,初估擬制性獲利逾2100萬元。 檢方漏夜偵訊後,今天凌晨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元交保; 邱的丈夫許耀仁則被檢察官諭令600萬元交保,2人均限制出境出海。 針對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1060308 邱慧平薪高又聰慧 為何要冒險?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7-03-08 10:03中央社 台北 8日電 瑞士信貸台灣區總經理邱慧平。 報系資料照 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各界,業界傳出邱慧平年薪至少新台幣千萬起跳,甚至可能高達3千萬,不敢相信為何要冒險? 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檢調前往搜索約談。台北地檢署複訊後,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外資金融圈。 不願具名的國內券商分析師坦言,昨日看到消息相當意外,邱慧平人真的美,若以外資圈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推算,年薪上看新台幣1千萬到2千萬元,薪水這麼高實在沒有必要這樣做。 外資圈更透露,曾與邱慧平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