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DA一哥 新思科技(Synopsys)122億併思源@57元, 溢價25%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12.08.04 05:29 am
全球電子設計自動化(EDA)龍頭新思科技(Synopsys)旗下子公司將以每股57元,跨海收購台灣思源科技100%股份,總合併金額122億元,明年1月底前完成合併,屆時思源將從台股集中市場下市,成為新思旗下100%持股子公司。
思源昨(3)日下午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由思源董事長呂茂田主持。思源昨天股價以45.65元作收,換算新思的收購價57 元估算,相當於溢價25%;分析師指出,思源未來至少有2至3根漲停行情。
近兩個交易日思源股價爆量走高,成交量昨天激增至7,300 餘張,為3月中旬以來單日最大量,其中外資買超逾千張。
呂茂田表示,全球前幾大IC 設計公司都是思源客戶,思源也有很好的技術、人才及產品,雙方合併後,在這3領域會有很明顯的綜效。目前思源的員工數約450人,相關技術團隊與人員都會留任。
EDA的全球大廠都集中在美國,前三大廠新思科技、益華電腦(Cadence)及明導資訊(Mentor Graphics),囊括全球七成市場,新思的市占率兩至三成,思源市占不到5%。
呂茂田說,目前IC設計及製程已由28奈米向前邁向20奈米,提供設計及驗證的公司挑戰愈來愈大,產品如何能快速而完整的交到客戶手上,將是新考驗。透過這次合併案,將可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快速滿足客戶的即時需求。
呂茂田表示,思源3日召開董事會做出合併的決議,估計新思必須在50個交易日,也就是10月底以前收購思源51%的股權,合併案才有成立的可能性。惟該收購案仍需取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以及須達到公開收購的最低門檻。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