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迪董事 台積維持二席
|
| ||
太陽能電池廠茂迪(6244)11日與台積電同步舉行股東會,雖然台積電曾表示,因當初轉投資茂迪的策略性目的已達成,雙方轉為投資關係,不排除適當時機處分茂迪股票。
但由於茂迪營運逐漸轉好,甚至轉盈,今年股東常會將全面改選董監事,茂迪規劃,將由總經理暨執行長張秉衡接替李慶明角逐董事,其餘董監事都將爭取連任;台積電轉投資的台積太陽能公司將維持二席董事。
太陽能電池廠5月營收出爐且表現亮眼,法人推估,產能居前二大的茂迪和昱晶,營收增幅及產能稼動率回升速度最快,且接單價格普遍優於同業,5月可望率先轉盈。茂迪和昱晶昨(9)日不願對法人預估做任何評論,仍強調本季單月毛利率有機會轉盈。
茂迪日前公布5月營收達17.9億元,月增10.2%,雖然增幅不是同業之冠,但由於訂單滿手,是近兩年來首次可以挑單及挑客戶,讓茂迪5月接單平均銷售單價比同業高,加上產能利用率也達滿載水準,預料茂迪5月毛利率已經轉為正數,單月也可獲利。
焦點個股:
‧茂迪
【2013/06/10 經濟日報】
|
Power By udn.com
太陽能黯淡 台積將出脫茂迪股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2.08.08 03:58 am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7)日表示,台積電持有茂迪股票將從策略性投資,轉為金融性投資,未來會在適當時機出脫持股。張忠謀這番話震驚太陽能業界,多數解讀為「台積電有意放棄茂迪」。 台積電昨天在美股以平盤下開出後翻紅,盤中漲幅約0.2%。 台積電強調,太陽能產業長期依然看好,未來台積電將以薄膜太陽能電池產品為發展重心,近期沒有處分茂迪持股規劃,也沒有釋股時間表,短期仍維持2席董事,對財報並無任何影響。茂迪表示,未接獲台積電釋股通知,會尊重大股東意見。 業界解讀,台積電自行成立的「台積電太陽能公司」,主要從事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與茂迪無法進行垂直整合,是台積電有意退出茂迪的主因。 茂迪上半年財報差,持股兩成的台積電帳面損失達40億元,張忠謀昨天出席國科會轉型科技部召開科技諮議會議時坦言,台積電對太陽能產業長期發展仍看好,但投資茂迪的策略性目的已經達到,未來將把茂迪視為金融性投資。 業界認為,茂迪是台灣最早投入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業者,太陽能電池年產能達15億瓦(1.5GW),並布局上游矽晶圓與下游模組、系統領域,是台灣太陽能業指標,但近期產業環境低迷,若少了台積電這個「富爸爸」,將是一大重擊。 茂迪現任執行長張秉衡也是台積電出身,台積電進駐後,對茂迪公司策略與經營面給予不少協助。若台積電撤出,未來茂迪經營層與董事會勢必大換血。 業界分析,台積電持有茂迪股權高達兩成,未來不太可能在公開市場拋售,可能會有私募基金、或是其他有意切入太陽能領域的業者等出面承接。據了解,台積電對茂迪採權益法投資,若每股賣價低於成本82.7元,都必須依法認列損失。 台積電指出,2009年入股茂迪時,矽晶太陽能電池為市場主流,希望藉由投資茂迪,深入了解市場,並考量未來與大客戶合作,將可與茂迪共同滿足客戶多方面需求。因投資茂迪的策略考量,恐難以實現,台積電決定與茂迪轉為投資關係。 99.3.19交付私募股票, 102.3.18 滿三年 100年虧損24.55億元(EPS-5.61元) 101年上半年稅後淨損新台幣32.25億元,EPs -7.34 元 看來私募要解套,也不是Morris說了算,至少也要等到茂迪轉虧為盈,才能辦理私募補辦公發 101年未獲利,至少要等102年財報出來才有機會呢,至少是103年以後的事了,Morris說的早了點 私募補辦公發獲利條件為 1.最近期及最近一會計年度財報顯示無累積虧損 2.最近二年度 (營業利益及稅前NI/實收股本)> 4% 或 最近二年度 平均達4%,且最近一年度優於前一年度 3.最近二年度財報經會計師查核並簽發無保留意見之查核報告 4.無相關不宜條款 5.董監持股高於法令規定之成數 6.私募計劃已執行完畢且已產生合理效益 茂迪因認列轉投資多晶矽廠AE提停工失,加上高價料源與庫存跌價拖累,第2季稅後淨損高達22.36億元,是歷來虧損最多的一季;上半年大虧32.25 億元,每股淨損7.34元,也是歷年同期最差成績。茂迪昨天股價大跌1.6元、收28元,再創掛牌來新低價。
茂迪:未接到台積電通知 【中央社╱台北7日電】 2012.08.07 06:37 pm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與茂迪的策略聯盟目的已達成,將轉為金融(投資)關係也不排除處分股權;茂迪表示,沒接到通知,過去也沒有類似討論。 張忠謀今天應邀出席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諮議會後表示,與茂迪的策略聯盟目的已達成,未來台積電與茂迪將轉為投資關係,不排除在適當時間處分茂迪股權。 對於張忠謀的談話,茂迪表示,透過媒體才知道這個訊息,先前未接到任何相關通知,也沒與台積電有過類似討論。 台積電2009年斥資新台幣62億元,以每股82.7元參與茂迪私募,持有茂迪股權約2成,成為茂迪最大股東。 不過,由於茂迪股價直直落,台積電帳面虧損也越來越大,今天收盤28元創下近7年半來新低,依成本估算台積電帳面損失已達約40億元。 【2012/08/07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茂迪:未接到台積電通知 | 科技產業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278970.shtml#ixzz22unAiOJX Power By udn.com 左元淮:少了富爸爸 茂迪挺得住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12.08.10 03:41 am 茂迪董事長左元淮強調,公司財務結構良好,且競爭力夠,將積極擺脫代工宿命,強打品牌,會是這波淘汰賽中生存下來的業者。 茂迪董事長左元淮昨(9)日表示,台灣太陽能業深受「代工模式」所害,茂迪要走出代工的宿命,擴大品牌布局。儘管當下市況仍嚴峻,茂迪整體財務狀況居亞洲全15大太陽能電池廠第3位,有信心挺過這場風暴,成為存活下來的業者。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釋出「對茂迪轉為金融性投資,不排除適當時機釋股」之後,親手打造茂迪太陽能業務的左元淮首度對股東信心喊話。 他強調,太陽能市場變化大,台積電是否真的釋股仍是未定之數,若台積電真的撤出,對茂迪最大的影響是少了「富爸爸」,但茂迪財務結構健全、技術領先,且上季打銷的業外損失僅帳面損失,都並非實際現金流出,不擔心茂迪沒有未來。 技術領先 不擔心沒有未來 左元淮近期出差赴美,昨天接受本報越洋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事前知道台積電想要賣茂迪股票? 答:我事先並不知情,但太陽能產業變化太快,業者都不賺錢,台積電正式進入茂迪之後,可能發現產業走勢不如預期,才會改變策略。 雖然台積電高層釋出有意出脫茂迪股票的訊息,但在我看來未來半年內不會發生。對於台積電,我心存感激,也尊重他們的任何決定。 近年來有台積電的大傘,茂迪很容易拿到銀行融資;台積電是很有制度的公司,也讓茂迪公司治理更健全。茂迪近年有台積電協助,公司治理應屬同業翹楚,若台積電撤出,最大影響應該是少了「富爸爸」的效應。 打破魔咒 耕耘品牌Motech 問:太陽能前景看好,為何廠商多無法盈利? 答:台灣太陽能廠最大的問題,在於長期陷於「為品牌廠代工」的運作模式。初期業界產能有限,代工還能賺大錢,隨著業界產能過剩,要搶代工單只能削價競爭,任由品牌廠剝削,儘管品質再好,終端市場沒人認識你,就賺不了錢,因此一定要發展品牌。 茂迪已經看到這個問題,耕耘自有品牌「Motech」,成立專門銷售團隊,同時也布局美國、日本等新興市場,要跳脫傳統代工模式,走出自己的路。 問:怎麼看茂迪未來? 答:茂迪有精良的技術、優秀的人才,我並不擔心茂迪沒有未來。現在市況低迷,財務狀況很重要,外資大和證券依專業財務指標「Z-Score」排序亞洲前15大太陽能廠財務狀況,茂迪居第3位,僅次於京瓷(Kyocera)、夏普兩家擁有品牌的日本廠商。 茂迪雖然仍以代工為主,但整體財務狀況緊追擁有品牌的兩大日本廠,算是很不錯的表現。茂迪近期接單仍旺,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儘管價格仍不好,但持續有現金流入,加上持續耕耘品牌與終端系統等業務,一定能挺過這場風暴。 問:太陽能市場現在是谷底嗎? 答:產業變化太快,超乎我能預期,現在是不是谷底很難說。短期對台廠最大的關鍵,在於歐洲已打算跟進在美國之後,近期對大陸太陽能電池廠提出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課徵高額關稅,若能順利實行,將可加速淘汰不具競爭力、卻具價格破壞力的的大陸業者,對台廠短期會是一大利多 全文網址: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7285232.shtml#ixzz2377BdlDm Power By udn.co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