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長照議題, 失智老人照顧


被當瘋子綁?失智照顧最難、資源最少

2016-06-21 07:07:35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送到這裡的失智長者,不是照顧者得了憂鬱症,就是不忍長輩到養護機構被用各種器具約束。」雲林縣的小太陽幸福園區副主任葉雅倫這麼說。

84歲的阿蓮阿嬤重度失智,曾送到養護機構,被當做瘋子綁起來,現在在小太陽幸福園區失智日照中心,工作人員每天給予肌力訓練,安排團體活動,採訪團隊來的這天,老人敲著自製樂器唱著《來去台東》,阿蓮阿嬤跟著節奏搖鈴……
盤點全國失智老人照顧網絡,資源少得可憐,衛福部統計,全台專收失智老人的日照中心只有18個,即使在六都中的新北市,7.6萬失能人口有22個日照中心,也只有三個附設失智日照。
台灣失智者協會以老人失智盛行率推估,台灣應有25萬失智老人,衛福部資料顯示,全國使用失智日照中心老人只有429人,不到0.2%,幾乎所有失智家庭都是獨自面對老人世紀病症。政務委員林萬億憂心地說:「全國還有五個縣市連一個失智日照也沒有,失智資源最匱乏,地方政府至少要先長一個,才能擴散。」
據衛福部2014年盤點,五縣市包括新竹市、南投縣、台東縣、澎湖縣和連江縣。
「失能老人留在家裡沒問題,但失智老人,家人完全沒辦法照顧」,被稱為南部長照服務推手的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感歎地說,這也是為什麼屏東縣急著在屏東市海豐里建「失智多層級照顧園區」。她說,各國長照都反對機構照顧,如挪威十年前就不蓋機構了,但近年又開始蓋了,99%是為了失智老人蓋的。
「失智媽媽回家我怎麼照顧?」很多失智長輩子女求助,所陳述的情況都很像:天黑了,媽媽卻說天亮了,她要去工作;不然就是吵著要煮飯,卻忘了關瓦斯;吃過飯了還抱怨沒給她飯……
20年前就投入老人照護,雲林縣老人長期照護協會發現,現在需要照顧的老人已經是失智最多。
「失智服務絕對要燒錢,成本跟難度都是失能二倍以上。」屏東縣國淳社福基金會三年前接受中央補助2,000萬元建築費用,開設高屏地區第一個失智團體家屋。
一個照服員能照顧八個失能老人,但只能照顧三個失智老人。負責人感歎:「如重來,想把錢退回去。」

資源整合難…中央雙頭馬車 卡住執行力

2016-06-21 07:07:34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新政府長照財源,確定從指定用途稅「長」出來。預計從遺贈稅由百分之十調高至廿,營業稅由百分之五調高至五點五,每年有三百億到四百億元經費。 記者胡經周/攝影

分享
「光有錢還不夠,人力、行政、法規都卡住。」個子嬌小、身材瘦弱的台南市照管中心主任洪明婷說出長照供給的障礙點。台南市長照服務已長得比其他縣市都快,失智日照中心數量更是全國之冠,還是有無力感。
她說,長照十年計畫下,中央也曾補助地方開辦長照服務,因為沒有行政配套,例如地方行政人力根本不夠,中央未補助專業人力規劃推動,「最後長照的錢都繳回中央了。」
一位地方官員表示,目前長照主管機關是雙頭馬車,衛政負責日照、社政負責居家服務,衛福部自己都整合不易。到了地方,負責單位也不同,以長照中心為例,有些縣市屬於社政,有些縣市屬於衛政,更有縣市是獨立機關。而中央長照會議常常由衛政單位官員出席,因此往下落實執行有問題,地方及社福團體向上溝通也吃盡苦頭。
洪明婷說,執行長照的居服人力嚴重的缺乏,職訓或產學並沒有搭配上。地方很多老式建築沒有使用執照,即使有團體願意提供改造成日照中心,但無法符合H1住宅類用地,全部都卡住。
屏東縣找地點也碰到同樣的困難,副縣長吳麗雪說:「其實只要符合消防、公共安全、無障礙三原則就好了。」
謝太太擔任照服員多年,「照顧人不辛苦,政府核定時數難以執行,才讓人有無力感」。她說,像失智老人一周才核三天洗澡,「其他天不洗澡就算了,下次去他根本不認得我了。」
雲林長期照護協會執行長陳玲穎不諱言:「我很不喜歡居家服務只核一個小時,來回趕交通很危險。」

長照需求大!服務不足、分配不均

2016-06-21 07:07:33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阿公以前真的是董事長,原本重度中風、輕度失智,來到日照後,一開始很排斥,後來工作人員每天假扮員工,向他報告工廠出貨進度,現在行走自如,失智並未惡化。」台南市YMCA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社工員陳蕙琦說。 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新政府積極推動長期照顧服務,近日卻為財源爭議而陷入停頓。但是,人口老化不等人,長照課題需要立即面對。本報願景團隊特別深入地方、探訪海外,完整呈現當前長照服務面貌,並以外國經驗提供建言,期能推動長照正向發展。
「阿公以前真的是董事長,原本重度中風、輕度失智,來到日照後,一開始很排斥,後來工作人員每天假扮員工,向他報告工廠出貨進度,現在行走自如,失智並未惡化。」台南市YMCA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社工員陳蕙琦說。
台南市東門日照中心就是衛福部去年力推的「小規模多機能」,是未來長照體系的主力。家屬白天把失能或失智老人送來這兒,晚上帶回家,如果家人出國,也可以送來這兒短期住宿。
「董事長」每天一早搭交通車,七點半來到日照中心,下午三點半再搭交通車返家,家屬一個月約花費1萬元(日托費7,300元+交通費2,300元),政府約補助5,000元。目前「長照十年」對一般人補助七成,自己只負擔三成。但能搶到服務的人太少。把失智的家屋等算在內,台南市有22個日照中心,一個日照一般最多收托30人,總計能收托600多人,而台南市去年65歲以上失能老人近4萬人(老年人口有24.6萬人,以16.20%失能率推估)。
像上述的日照中心急速成長中,長照十年希望達到一鄉鎮一日照。全國有368個鄉鎮市區,去年中的日照盤點數已逾300。但分配不均,量能還不夠。
「我希望一個國中學區的大小,就能有個日照中心,不能離家太遠,」新政府推動長照的政務委員林萬億說,除了托老,也可請日照中心居服員到家照顧老人,幫忙送餐、餵食、洗澡等。
據教育部103學年度資料,公立國中計有721所,換句話說,日照中心的數量還要加一倍。新政府已決定加稅籌財源,加營業稅和遺贈稅,一年要投入長照330億元,這金額是今年53億元預算的六倍。
「不夠,不夠」,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表示,330億元根本沒有納入目前長照的最大宗—僱用外籍監護工的家庭,外籍監護工多達22萬餘人,加上就業安定費,雇主每月付2.2萬元,總計這些家庭一年支出500多億。
前政務委員馮燕說,新政府的「長照十年2.0」完全排除僱用外勞家庭,沒有給現金補助、也沒有給任何支援。「但僱用外勞家庭不全是有錢人。」
林萬億說,未來會改變,如果外勞也適用周休二日的話,休假那兩天可以由居服員去照顧。
「長照服務一提供,不可能停下來,」新北市衛生局林奇宏說,台灣長照不可能今年給330億元,明年也是330億元,一口價無法因應台灣目前的老化速度。
根據衛福部的推估,2014年65歲以上的失能人口是46萬人,15年後,也就是2031年,將高達95萬人,增加一倍。
林萬億也了解長照預算會快速增加,他說:「未來會增到一年六、七百億。」
錢那裏來?繼續加稅嗎?林萬億接受聯合報系採訪團隊採訪時並沒回答。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主張先稅收、後保險,依原來衛福部規畫,保險制一年可以收1,100億元保費。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收保費?她說:「每個屏東縣民都繳健保費,偏鄉的醫療資源還是沒有,民眾已經對健保有怨言,誰還要繳長照保險費?」她贊成先用稅收建置該有的服務,「以後要改保險,民眾才能心甘情願」。

挪威全人長照觀 臥床時間愈短愈好

2016-06-21 07:07:34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挪威老人平均臥床二周,台灣卻是七年。「政府不能將老人從快快樂樂的長青中心,直接銜接到失能失智的日照中心。」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建議,政府長照應提早從預防切入,在衰退期階段提供支持性服務,如到宅家務打掃等;在還未真正失能前,甚至可以有微型日照。 記者徐兆玄/攝影

分享
挪威老人平均臥床二周,台灣卻是七年。「政府不能將老人從快快樂樂的長青中心,直接銜接到失能失智的日照中心。」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建議,政府長照應提早從預防切入,在衰退期階段提供支持性服務,如到宅家務打掃等;在還未真正失能前,甚至可以有微型日照。
「如果中央給我們5億,我一定4億做長照,1億留給亞健康,讓老人躺下來的時間愈短愈好。」社工出身,這幾年力拚在地長照服務的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說。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和生病之間。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倡議,長照要有全人概念,不要把界線分得那麼清楚,共通點都是要留在社區,不到機構(住宿)。趨近亞健康時,就是留在社區、留在家裡,讓他走出來多參與社區活動。
林奇宏說,好比75歲長者跌倒,初期還可以走;後來不良於行,需要復健,但還可以參與社區活動;有一天生病了,必須插管,居家服務就要進來。需求改變了,服務也要改變,這才是以人為中心。
「如果中央願意讓地方全權規畫,新北市希望能留一筆錢試辦新的服務模式,」他說,先試辦老人出院後回家的照顧方案,這種案子最多。例如髖關節手術後的老人回到家,可能要改善居家環境,要提供輔具、要提供居家服務,否則家人可能放棄照顧,直到老人必須躺在床上,直接送到養護機構,「因為留在家裡的經費很難估,送到機構的錢很容易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

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漢民_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

想起以前在投資銀行工作時, 常常也會有還到內線的情形 常想買股票, 又不敢....我還是有職業道德而且膽小的人 但每次同事又換高級進口新車時,  總忍不住覺得每個人"心中的那條線"標準"不太一樣.. --------------------------------------------------------------------------------------------------------------------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 8日電)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士信貸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 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接獲檢舉指出, ASML在民國104年間,欲收購漢民微測公司, 委一家財顧公司洽談; 但財顧公司的邱姓女子卻在105年5月24日至6月15日間,陸續以家人為人頭買進漢民微測股票,涉嫌違反證交法的內線交易罪,初估擬制性獲利逾2100萬元。 檢方漏夜偵訊後,今天凌晨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元交保; 邱的丈夫許耀仁則被檢察官諭令600萬元交保,2人均限制出境出海。 針對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瑞士信貸表示,不回應此事。邱慧平的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是否將遭撤換,仍不得而知。1060308 邱慧平薪高又聰慧 為何要冒險?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7-03-08 10:03中央社 台北 8日電 瑞士信貸台灣區總經理邱慧平。 報系資料照 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各界,業界傳出邱慧平年薪至少新台幣千萬起跳,甚至可能高達3千萬,不敢相信為何要冒險? 委辦荷商艾司摩爾(ASML)收購上櫃公司漢民微測案的瑞信總經理邱慧平疑涉內線交易,檢調前往搜索約談。台北地檢署複訊後,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諭令邱慧平以新台幣500萬交保,震驚外資金融圈。 不願具名的國內券商分析師坦言,昨日看到消息相當意外,邱慧平人真的美,若以外資圈台灣區總經理職位推算,年薪上看新台幣1千萬到2千萬元,薪水這麼高實在沒有必要這樣做。 外資圈更透露,曾與邱慧平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