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4年穿戴電子技術設計最新發展趨勢_digitimes

2014年穿戴電子技術設計最新發展趨勢
2014/04/03-DIGITIMES企劃  



自谷歌推出智慧眼鏡,SONY、三星等推出智慧手錶等引爆了穿戴式裝置的話題與風潮。穿戴式裝置不僅具備資訊娛樂、運動健身、醫療照護及工業/軍事等四大應用領域,內建許多如陀螺儀、重力/加速/距離感測器、手勢感應器等微機電感測元件,搭配各式App的應用,讓穿戴式裝置如同手持式裝置般成熟應用,不僅使行動應用更加多元化,也創造了穿戴式裝置市場與相關產業鏈的新興商機…


2013為穿戴式電子元年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加上行動上網的普及,改變了人類的溝通、生活習慣與工作模式,也讓全球的產業聚焦在開發出更新的技術、新產品,以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自2012年Google發表了智慧眼鏡:Google Glass,可說是正式引爆了穿戴式電子科技的戰火。

Google Glass正式揭開穿戴式電子話題,圖為搭配鏡框與鏡片示意圖 (Google)
   
各種智慧手錶: Smartwatch 2(上)、Gear 2(中)、Pebble(下) (Sony/Samsung/Pebble)
這副結合科技與時尚、具上網、拍照、錄影等功能的眼鏡一推出,促使各界看好下一波穿戴式市場的發展。從2013年的CES、MWC到Computex等國際性展會,都能夠看到許多廠商相繼發表出各式各樣的穿戴式產品(如手錶、手環等),因此2013年也被稱做為穿戴式電子的元年。


穿戴式電子產品的分類與市場

穿戴式電子產品的定義,就是能夠以穿著或配戴方式,附在使用者身上的電子裝置。在應用領域上,可分成:資訊娛樂(Infotainment)、運動健身(Fitness and Wellness)、醫療照護(Healthcare and Medical)、及工業/軍事用(Industrial and Military)共四類。尤其以資訊娛樂、運動健身為市場成長最快的領域。

由於穿戴式裝置的種類廣泛,使得各調研機構分析全球產值的數據,也有所不同。據BI Intelligence綜合ABI Research、IMS、Juniper等調查機構的資料,乘以每台裝置平均售價為42美元的結果後,預測2014年至2018年的市場產值分別約50、70、90、110、125億美元。資策會MIC也預估2014年市場規模達31億美元,到2018年將成長到341億美元。出貨量部份,工業技術研究院IEK的調查顯示,2013年裝置數量約0.15億台,到2018年將達到1.91億台的水準。

穿戴式裝置目前在產品分類上,可分成眼鏡、手錶、手環、項鍊、耳環、衣物…等等。其中以前面三類曝光度最高: 智慧眼鏡(視訊通話、導航、擴增實境、行動攝影);2. 智慧手錶 (輔助手機通話、訊息檢視等);3.智慧手環(運動或健身等紀錄、監控身體機能、外在環境資訊)。

上述貢獻產值最多的手環、手錶、眼鏡三種產品中,又以智慧手環可跨運動(健身、紀錄、教練)、醫療(警示、照護、健康)等產業,因為該產品以感測與監控為主,外型除了手環之外,亦可以像是項鍊、假髮、內衣等方式呈現,因此智慧手環亦被分類為「穿戴式感測裝置」。IMS機構認為2013年其市場將成長60%,佔有率將大幅提升。

為讓穿戴式裝置產品有共通的開發平台與標準,Google率先於SXSW 2014 (互動多媒體節)會場中,宣佈將推出基於Android平台的穿戴式裝置SDK (開發工具),將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平台的戰線,延伸至智慧手錶、運動手環等領域。


穿戴式市場的最大焦點-智慧手錶

在各種穿戴式裝置中,曝光度最高的非「智慧手錶」莫屬。其實智慧手錶的概念,早在1972年Seiko(精工)便推出了第一支可顯示24位數字的數位可程式化手錶,隨後1980~1990年代,Casio(卡西歐)推出了DATA Bank系列的各式電腦手錶,可當計算機、進行遊戲等功能。而Seiko也推出許多電腦腕錶,可與當代電腦做連線,後續Ruputer機種更可當成PDA使用。而三星也在1999年首度推出可獨立運作手機手錶-SPH-WP10、S9110,將功能型手機直接掛在手腕上。

到了2000年IBM與Citizen(星辰)推出第一支能夠執行Linux的電腦手錶-WatchPad,2003年Fossil也發表Palm OS手錶。隨後2004年微軟發表SPOT (Small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手錶平台,但因缺乏足夠吸引力的應用,於2008年宣告失敗收場!

隨後,在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大流行,智慧手錶的市場又開始捲土重來。2010年蘋果推出的iPad nano第六代,就有其他廠商推出專用錶帶,使它變成手錶。2011年起,許多廠商嘗試推出智慧手錶,以測試市場水溫,例如i’m Watch、MetaWatch、Kreyos、WIMM One(該公司已被Google購併)。

2013年起,科技大廠產品正式浮出水面,包括三星Galaxy Gear、Sony(索尼) SmartWatch 2、高通(Qualcomm)的Toq、Motorola的MOTOACTV,另有FiLIP的兒童智慧手錶,和透過Kickstarter (群眾募資網站)所推出的Pebble (採夏普記憶體LCD技術)等產品,皆是市場的焦點。


2014年的新款穿戴式電子產品

目前大多智慧手錶,設計成必須搭配智慧型手機做連結(例如透過藍牙),才能使用到完整的功能(例如通話、簡訊、上網),讓你通話時可免從口袋拿出手機。其中三星的手錶更是只能跟自家的手機搭配使用,不若其他廠商的產品可跟多數Android手機做連結,因此也有人將這些產品視為手機的Companion Kit(伴隨配件)。

在2014年世界通訊大展(WMC)中,各廠使出渾身解數。例如三星推出新款Gear 2、Gear 2 Neo、Gear 2 Fit等智慧手錶家族,採用Tizen OS,重量更輕、待機時間更長;而據悉Google與LG合作開發Android智慧手錶將於6月亮相;至於Motorola也正在研發新款智慧手錶;而華為(Huawei)推出的Talkband B1是一款智慧手錶/手環,若將面板拆下來即可變成藍牙耳機。以上大多數產品皆是手機大廠所推出的Companion Kit。

除了上述手錶之外,也有廠商推出Standalone (可獨立運作)的Smart Watch 2.0 (如Omate TrueSmart、Neptune Pine、映趣inWatch One),可插入SIM卡,不須另帶手機出門。以上智慧手錶能否通過市場考驗,就看消費者是否買單了。

再看智慧手環部份,如i’m公司也跟FiLIP一樣發表i’m Tracer手環,內建GPS與GSM通訊,以掌握孩童動向。另台灣大基金會與畢嘉士基金會、老人福利聯盟合作推出NFC防走失智慧手環做公益,可幫助協尋失智老人。

運動手環有Sony SmartBand SWR10、Garmin Forerunner (先驅者)系列、NIKE+ Sportwatch/FuelBand系列、Jawbone Up…等,大多具備GPS、碼錶、心率監視器,可紀錄運動訓練/比賽表現,或改善生活作息。


其他穿戴式產品計畫

在其他較受矚目的產品中,有Oculus Rift 頭戴式顯示器,是一款虛擬實境的頭戴式顯示器,能透過頭部的移動來控制遊戲角色,目前已有廠商為該產品開發專屬遊戲。

此外,科技大廠選擇與時尚產業合作,發表各種穿戴式電子的概念產品,例如Nokia以80支Lumia 1520手機所構成的“智慧裙”(Smart Skirt),首度於倫敦時裝周2014展示,當模特兒移動時,裙子的手機畫面會跟著改變,展現一場科技時尚秀。微軟前陣子也發表“智慧胸罩”(Smart Bra),可偵測心跳、皮膚溫度和壓力變化,幫助女性在壓力大時,即時提醒勿暴飲暴食。

至於Sony也在美國申請“智慧假髮” (SmartWig)專利,該假髮具備觸覺回饋與各式感應器,與另一個裝置連接之後,可用在導航、測量血壓或控制投影片等應用。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2014年穿戴電子技術設計最新發展趨勢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5&id=0000374023_X3BLYX5839ZDVP2SS85B1#ixzz30TRZPwlv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立有遺囑

上福全球(6128)第二代接班佈局

上福今年獲利 拚增20% A- A+ 2016-05-31 00:19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上福執行副總經理黃懷德展示最新研發的高階顯像滾筒組產品。 記者宋健生/攝影 分享 上福全球科技(6128)持續加重高附加價值彩色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比重,加上台中港酒店營運漸上軌道,推出高階顯像滾筒組等新產品,帶動毛利率提升,法人估,上福今年營收將呈小幅成長,但獲利看增二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上福近二年也陸續展開第二代培養計畫,分派不同領域歷練。董事長王瑞宏的大女婿黃懷德,最近接任執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兒子王國印為柬埔寨廠負責人,二女婿姜文偉為台中港酒店副總經理,三女婿邱珍逸為柬埔寨營建部總經理。 另外,大女兒王怡仁為柬埔寨不動產銷售總經理,二女兒王怡鈞為中港皇家建設業務主管,三女兒王怡婷為台中港酒店採購及人事經理。 上福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0.94億元,年增65.3%,每股稅後純益1.04元。上福昨(30)日股價以38.85元、上漲0.25元作收。 黃懷德指出,上福今年除持續深耕北美市場外,將在歐洲及亞洲市場積極開發新客戶,目前自有品牌在歐洲已有15家代理商,今年開發主力將鎖定北歐及東歐市場,包括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