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接班團隊 企業永續經營要靠制度-統一總經理羅智先
(101/08/28)
|
(文.許曉嘉)
食品大廠統一企業(1216)轉投資金雞母統一超日前進行高階人事異動,引起市場關注,統一本身的接班團隊布局是否也正在醞釀?統一總經理羅智先表示,統一新一代包括中國大陸地區在內的接班團隊已經成形。他指出,正所謂天才可遇不可求,企業要長久,要靠制度、Business System。如果蘋果本身不是一個不錯的公司,十個賈伯斯也炒不出一盤菜。每個組織都要有規矩,才能把大家共識凝聚在一起,畢竟同德容易同心難。以下為本次記者與羅智先的訪談紀錄: 問:統一的接班團隊(人事布局)目前狀況如何? 答:目前統一中國大陸現在已經有600個人(接班團隊人選)在名單裡,每季都在review。當主管的人,可以不被部屬喜歡,但必須得到別人尊重。別人可以批評你,但尊敬是有個標準的。 統一挑選接班人的條件,首先,頭腦思緒邏輯要很清楚,公司強調主管的責任,因為團隊的責任和主管綁在一起。 天才可遇不可求,企業要長久,要靠制度。 好的制度,可以讓天才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如果蘋果本身不是一個不錯的公司,十個賈伯斯也炒不出一盤菜。可口可樂曾經糊塗,但可口可樂終究也是走過了100多年,靠的是Business System。 過去曾有外商評論過統一:統一的幹部很有特色、很土、很俗,每個看起來都憨憨笨笨的,但這一群人聚在一起就變得很厲害,發揮別人打不過的能力。這就是羅智先所強調的營運體系Business System。每個組織都要有規矩,至少能把大家的共識凝聚在一起。 所謂同心同德,前兩個字是喊口號,後兩個字比較實際。因為同德容易同心難。大家各有各的思考,人和人的心要站在一起,有時候需要一些緣分。同德就是一個制度,至少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算是最大公約數。 問:在總經理的位置上,自己給自己打幾分? 答:永遠給自己打60分,因為不及格是不行的,但也不會打太高,難道明天不活了?企業主管每天叫東叫西、指揮東指揮西,但對內很重要的是,年終時有沒有能力獎賞員工,讓員工日子過得更好。如果對股東對員工什麼都做不到,回家照鏡子自己都會不好意思。 有人問說,統一可不可能去購買一架私人飛機。第一,統一的董事會沒有瘋到這個程度。董事會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情。如果買法拉利模型自己過過癮還差不多。第二,私人飛機其實不舒服,還是大飛機安全一點。 問:統一今(2012)年第一季獲利不錯(單季每股盈餘0.67元),全年展望如何? 答:只要食品安全不出問題,公司的業績要太離譜也不容易。因為每天都有人在創造好的條件、創造好的業績。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公司裡面好的壞的會互相彌補,公司一直都會維持在良好的基礎。 基本上,統一能有多大的能量在軌道上走,就必須在過程不能發生致命的問題。環境如果好,可以錦上添花,如果發生食品安全這種問題,所有的客觀條件就不存在了。 以去年塑化劑事件來說,這事情說大很大,但要責怪又很難責怪,如果一個企業產品有幾千項、員工有幾千人,要想著不要被騙、人家不要來騙,不容易,但社會不會接受這些說法。企業只能盡力去把來龍去脈掌握到最好。 台灣零售業、百貨業的銷售,最近逐月鈍化,這不是好現象。最近這些年,台灣人房貸負擔越來越重,薪資所得又沒有增加,過去幾年吃老本也差不多了,所以情況變得比較緊張。 問:有人預期未來十年經濟大蕭條,統一如何因應變局? 答:企業是在社會架構下,台灣今天機會在哪裡?問題在哪裡?連很多聰明能幹的人都沒辦法解決,何況是企業。現在把報紙和十年前的報紙拿出來比較,發現能解決的早就解決了,不能解決的,以後可能還是很難解決。 以統一來說,景氣好,外界會期望公司做得更好,景氣不好,外界也不允許公司做得不好。反正每天太陽升起來,就好好把事情做好就對了。尤其最近幾年,最不準確的就是經濟學家的預測。 問:台灣食品產業的優勢在哪裡? 答:現在全世界經濟仍不確定,台灣過去經濟又建立在外銷體系,這部份的應變能力,轉型上就相當吃力。同樣是WTO成員,台灣真正要思考的還是本身競爭力的問題。如果本身實力不夠、基本功不強,即使機會給你,也沒用。雨天才要做雨衣、雨傘,是來不及的。 哪些項目有機會,各行各業都要思考,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尤其統一現在做到這個情況,就是要想怎樣讓自己不要變得太忙,不要只想加法,要隨時想減法,只有做得很精,才能做得好。 問:統一的競爭優勢又在哪裡? 答:統一不是只有在台灣跟人家競爭,也在其他市場跟別人競爭,這已經不是一個被封鎖的市場。在這麼多的商品中,統一怎樣能被消費者選擇到,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企業每天要想能做什麼事情,而不是只想著能做多少事情。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統一似乎越來越無趣,不像過去那樣三天兩頭冒出一個新項目出來,但這對統一可能是好的。 統一永遠在4個象限裡面打轉,就是拿產品和市場去做4個象限:老產品、新市場,新產品、新市場,老產品、老市場,新產品、老市場。講這個事情的人很多,但要落實為每天的行為,就要靠真本事,最後的輸贏也是在這裡。大公司訓練出來的幹部最厲害就是放powerpoint,有時候還五光十色的,而最簡單就是白底黑字,看起來不精采,最重要的其實是內容。 統一再過5年,就要過50周年了。怎樣過百年,值得思考。公司一直在思考怎樣把事情做得最好,統一現在有上百個營收達1億元以上的單品(SKU),如果企業有很多做得很好的SKU,看起來就是很豐富,而不是一碗豆花。以中國大陸市場來說,統一努力不讓自己被捲入價格競爭,因為中國大陸13億人口追求的是不一樣(有特色)的東西,而不是me too的東西。 企業拚價格沒什麼意義,因為這樣的廠商已經很多很多,統一想做跟別人不一樣、有特色(有個性)的東西,當然也不能孤芳自賞,要獲得市場迴響。現在這個社會,就是贏者通吃,好的競爭者會把利益全部拿起來。講起來會很難過、畢竟大家投入都不少,但結果就是如此。 |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