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文茜語錄/我們是否逃不過二次衰退/華盛頓馬戲團

文茜語錄/我們是否逃不過二次衰退?
陳文茜
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相信,我們將走向二次衰退;最快時間點二○一二年,也就是明年。
經由二○○九年G20峰會,各國祭出刺激方案,全球央行一致降息……,總計兩年半的奮戰,我們不但尚未走出死陰的經濟衰退幽谷;而且,一切跡象顯示,正有一股每人皆已意識的拉力,將全球拖向不可避免的二次大衰退。
可悲的是,眾人皆無能為力。
讓我們先復習一堂經濟史的課程,什麼是二次衰退?一九二九年十一月華爾街大崩盤,美國失業率高達二五%,德國四四%。一九三三年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上台,當時的他已罹患小兒痲痹症,年方四十九歲;卻得挽救一場人類史上最可怕的經濟危機。就職當天,他一拐一拐地自己走上舞台,不要旁人扶持。小羅斯福歷史性地發表「新政」措施的演講,透過剛發明的收音機,肢體殘廢的總統,以不屈不撓的聲音,鼓舞精神上已然真正殘廢癱瘓的美國社會。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七年,小羅斯福第一任四年新政期間,失業率自二五%降至一四%,GDP增長超過九%。小羅斯福的聲望在連任時達到高峰;但共和黨為了搶回政權,發表大選政綱:「美國財政正處於危急之秋」;民主黨內也出現路線分歧。天真的國會以為美國已度過大蕭條,該把市場還給自由經濟;於是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美國國會一連串否決了羅斯福的新政策。他們一致認定美國國債及財政支出已攀登天文數字,美國必須緊縮財政並降低預算赤字。除了聯準會三度調高存準率收緊銀根外,國會還發瘋地開徵社會保險稅……。一連串錯誤的措施使美國失業率不到半年內再激增回一九%,華爾街一九三七年底二度大崩盤,一九三八年全球一切增長率先停滯,再全面崩滑。
造成當年二次衰退的理由主因美國的民粹政治。雖然前四年的新政已使失業率大降,但仍有九百萬美國人流浪街頭,他們搭帳棚,領救濟金,四年來天天拿著一只盆子排隊領食物;九百萬人過著形同乞丐的日子。這種情景使美國人喪失,也動搖了他們對「新政」的信心。
於是正統的自由經濟理論又冒出頭來,「平衡預算」成了華府如雷貫耳的口號。英國著名的經濟泰斗凱恩斯在當時已意識世界將重回危險之路,一九三六年他出版《一般理論》之經典書籍後,他的名字已被華府蓋上了「激進分子」的印章。凱恩斯一生只和羅斯福見了一次面,兩人不歡而散。小羅斯福評價他「不過是個數學家」,凱恩斯則譏評羅斯福事實上不懂經濟。但凱恩斯不忍心眼睜睜看著世界就這麼犯錯再崩垮,他把重點放在哈佛大學,遊說一批每周從波士頓至華府參與決策的學者。可惜華府的態度始終勉強且不情願,當一九三七年復甦慢慢上了軌道時,美國集體民意開始回到自己的成見。 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美國國會為迎合大眾意見,開始大刪預算,緊縮貨幣;果然年尾「平衡預算」做到了。但不幸地,隨之而來年底華爾街即大崩盤。新的蕭條現象如鬼魅般重現舞台,美國的民粹與民主機制,不只毀掉了好不容易復甦的經濟,也間接促使大西洋彼岸的希特勒從侵占維也納後,一九三八年入侵波蘭,二次世界大戰揭開序幕。
一九三七年的二次衰退,教導我們一堂寶貴的功課。如果民主體制的前提是把國家的政策大權交給大眾,而多數公民並沒有興趣或能力理解深奧且長遠的經濟理論;民主的品質與選舉的出現,往往是解決大蕭條的魔咒。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若非是美國選舉年,華府政客不會發瘋地轉向迎合「削減赤字」的民粹意見。
無論我們如何篤信民主仍是人類至今最好的治理機制,但我們必須理性且痛苦地承認,當經濟治理碰上了選舉,努力往往會功虧一簣。
現今正在歐洲上演的希臘債務危機,可能正是另一個「複製的一九三七」。
愛琴海豎立著許多潔白且巨大的石柱,它們是西元前五世紀的遺跡了。雅典的元老院曾被稱之西方民主的搖籃祖國,但如今它只代表著疲憊、慵懶、木然與毫不負責任的債台高築發源地。當年風塵僕僕行路奔波的歷史哲學家,如今不見蹤影。就在歐盟決定短期紓困希臘到期債務一二○億歐元時,法國《世界報》的頭條這麼寫著:「希臘人民不願更節約,他們仍堅持每日九時上班,下午二時下班。」
歐盟已有數個國家包括丹麥、芬蘭……,表白不紓困希臘等國;德法兩大國最新民調也顯示近七○%德國民眾反對紓困希臘,法國稍低約四○%。但只要稍具理性的人,仔細閱讀希臘國債違約後果,即知這種民粹反感導引的方向,將是多麼可怕的災難。希臘國債國內僅持有其債券三分之一;希臘銀行勢必崩潰之外,其他三分之二國債其實早飄出地中海,分散法德美三國。根據IMF最新數字,德法銀行共持有希臘國債五五%,比希臘本國銀行數額還大。德國三三九億美元,法國五六七億美元,美國也分承了四一○億美元。法國三家大銀行,可能因此受牽連而破產,它們分別是法國最大的銀行巴黎銀行、興業銀行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希臘債務共一千一百億歐元,總數與破產的美國加州差不多,但德國總理面對的是正如一九三七年美國政客的困境,德國總理梅克爾深知不紓困希臘,全球將再度陷入二度衰退,且傳染性可怕而驚人。但她的執政黨已一連串輸掉了好幾場地方選舉,當七○%的德國民眾皆反對紓困希臘,她若依專業一次撥款解決希臘危機,她可能立即面臨倒閣危機。在長遠穩定的歐元經濟與政權倒台危機兩個選項,梅克爾當然選擇保住政權,於是只好每次拖至最後關頭,希債快違約了,才點頭,一次擠一點;一次再擠一點。於是處理危機的成本愈來愈擴大,全球的風險也愈來愈升高。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忍不住上電視破口大罵,「歐洲官員對希臘危機的反應真是蔚為奇觀」;美國聯準會前理事長葛林斯班也斷言希臘必定違約,而且將拖垮美國經濟,陷入二次衰退。
一切能避免嗎?我只能預言德國總理或法國總統,面對排山倒海反紓困的民意聲浪,愈靠近選舉,決策的專業會愈少。
不幸的是,二○一二年,世界正有一連串的選舉排隊等著我們,而且可能一一闖禍。二○一二年四月法國將舉行第一輪總統大選,薩科奇目前受極右勢力夾攻,民調嚴重落後。他有什麼理由悲天憫人,不為自己而為歐元區著想呢?二○一二年十月及十一月還有兩個世界超級大國接續選舉,一是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一是十月中國式間接選舉,習近平要接班,中國得選出新的政治局常委。兩者皆可能導引領袖們,在世界的困頓與自己的權位中掙扎做決策。尤其二○一二年德國政局若有什麼差錯,梅克爾提前解散國會進行大選,我們只能唱著〈Prayer〉的祈禱文,祝福貧困受苦的全球經濟了。
歐債陷入複雜糾結的政治經濟危機,最大的困境及風險年,都在二○一二。
地中海,如昔平靜無波浪,千年蔚藍又永恆。但那裡正有一股看不見的風暴成形;當它席捲世界時,它的威力將超越宮城大海嘯,世間無人能倖免。
即使我們早已預知。



文茜語錄/華盛頓馬戲團
文/陳文茜


歡迎來到全球最受矚目,演出費用最高的馬戲團:Washington D. C.。
這家馬戲團過去一周席捲全球股市,蒸發數兆美元投資市值。它成立於一七九一年九月九日,以美國國父華盛頓為名;但華盛頓生前很聰明、很有遠見,他退職後雖居住於離此不遠的弗農山莊,但很少進入這塊面積一百平方英里的菱形怪城市。

如今這個菱形怪城市,不只已成全球政治中心,全球債務中心,還是全球首度以「國會議員」為表演者,白宮為道具,總統充當跳火圈的狼狗,一座「別開生面」全新型馬戲團表演中心。

不要怪我說話太刻薄。全程參與美國國債協商的歐巴馬發言人Jay Carney,在八月一日終於完成舉世矚目的談判後,痛苦地告訴美聯社白宮記者:「這簡直是一團亂。毫無疑問,有時候根本和馬戲團沒兩樣。」
他的描述,與我完全一致。

事實上提高美國債務上限,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去五十年,美國國會先後提高債務上限已七十八次,聯邦政府舉債度日已長達數十年;但此回為了二○一二年選舉,美國兩黨殺紅了眼,竟將堂堂大國債信違約拖到期限倒數幾小時,才完成調高舉債上限及十年削減二‧五兆美元政府赤字的「法定程序」。這種情景若是發生於剛當選的泰國盈拉內閣或面臨歐債風暴的愛爾蘭,沒有人會太驚奇。但三個月前,美國財務部長出席G20財長大會,被詢問美債是否可能違約?他曾驕傲地回答:「開什麼玩笑,我們是美國耶!」
顯然,蓋特納也不夠認識他自己的國家。

「我們是美國耶!」蓋特納能說出這句話,而且世人不反感,覺得言之成理;因為美國自一八九五年起,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歷經一次、二次大戰,雖然美國建國史兩百多年中,幹了不少醜事;但相對而言,綠草如茵、繁榮富裕、自由民主的美國形象,還是深植世人民心。蓋特納對美國的自傲,是兩百多年來,美國的先祖、開拓者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但從今年七月延至八月二號,美國參眾兩院與白宮上演的國債談判,把美國的民主形象推到谷底。民主黨主張加富人的稅,才能解決美國的財政危機;共和黨堅不讓步。共和黨的激進份子則相信,美國國家的稅收都是被懶惰的黑人與亂生小孩的拉丁裔美國人以社會福利之名吃光的。雙方僵持下,馬戲團鬧劇足足上演兩個月以上;舞台上雖無火圈,白宮夜夜明亮,這比任何夜店玩火,對世界經濟威脅都來得危險。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共和黨領袖坎特(Eric Cantor)辦公室描述華盛頓的怒吼,歐巴馬與坎特交換意見毫無交集後,大吼:「我的忍耐已到了極限,就算因此下台,我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屈服」,然後猛然起身,走出會議室。一向以「no drama」、「不戲劇化」著名的歐巴馬,也崩潰了;摔了門,大吼幾聲,走人。

而可恥的是國會山莊另一端,全美利益遊說團體占據了華盛頓各大小旅館。向來清靜的波多馬克河畔,增加很多小型聚會。遊說團體已看出歐巴馬大勢已去,政府預算非刪不可;他們各自打著算盤,想盡一切保住客戶委託的那一塊。軍火商最著急,因為他們的政治獻金雖然最多,選民卻最少。共和黨要保富人,民主黨得保社福照顧者。我一位仍於華府上班的朋友寫e-mail告訴我,這是二十年來,他所看過最混亂的場合。軍火商的遊說團體派出美女、前政府高官、各種方式想主導削減赤字談判,但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一位替飛彈公司跑腿的公關美女,某日沮喪地遊蕩波多馬克河旁,其背影看起來有若「等待法國中尉的女人」,孤寂且悲涼。我的美國朋友上前和她打個招呼,她喜出望外,以為救星出現了。接著他只好殘忍地告訴她真話,「我什麼忙也幫不上,國防預算刪定了。」

共和、民主兩黨的惡鬥盤算背後,其實道出的是一場可怕的景象。全球自一九四五年以來,均以美元為世界儲備貨幣。各國相信的是那個二次大戰期間,曾領導全球戰勝希特勒、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的美國。花旗集團首席分析師Steven Wieting評論美債違約,話說得最坦白:「問假如美國國債出現違約,美國經濟會變成什麼樣;正好比問一個人,自殺後怎麼辦?」華爾街則估計只要美債違約一天,美國股市將恐慌性下跌十%;若違約超過兩天,道瓊指數將下跌三十%;全球最大債券公司及日本財相則以「雷曼恐慌」(Leahman Shock)形容美國債務違約的後果。

美國最終雖未「帶領」世界走向「自殺」,但華盛頓的馬戲團演出,已向全球發出一個信號:美國國內政治系統已日漸失靈,它不配也不應在全球經濟繼續扮演類似「Father」父親的角色。

八月一日這一天,親美的南韓李明博政權央行,史上第一次買入黃金,做為外匯儲備。中國央行則是全球跌入美元陷阱最深的國家,過去驕傲的美國人以為中國,這個可怕的壞蛋,可能隨時以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當成大規模毀滅性金融武器。情節正好相反,中國現在正成為美國債務鬧劇中世界頭號忍者龜。過去這場胡鬧的華盛頓馬戲團表演,中國央行是全球最焦急的觀眾,滿肚心酸;堂堂馬克思反美大國,卻是綁上美債的最大志願炸彈客。點了火,先死的是自己。中國三‧二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中,竟然有高達百分之六十是美元或美債資產。 三‧二兆,這個數字背後代表數億中國農民工多年拋妻棄子,離鄉背井,數個世代無以訴說的血與淚的積累。

而一切,可能隨著美債下跌及美元貶值,損失數百億美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二○○九年來台時,《文茜世界財經周報》採訪他;他亞洲之行最大的驚歎竟是:「中國陷入美元的陷阱,真地非常深。」
也因此,這幾天中國政府,異常地安靜,儘量保持沉默。
而完成債限協商後,人們驚覺歐巴馬向共和黨徹底彎腰投降。儘管伯南克早已警告「大蕭條時代,美國政府犯的大錯之一,即是劇烈地削減赤字,過早平衡預算」;但「華盛頓馬戲團」仍然一意孤行。八月一日,美國國會等於宣告了一個重大改變的開始。美國華爾街天后分析師惠特妮(Meredith Whitney)發出警語,美國從第二季度起,各州政府支出年增率已降三‧四%,聯邦政府下降更達七‧三%。她接受CNBC專訪指出,她從不曾想像美國,她所鍾愛信賴的國家體制,會陷入如此政治僵局。她警告七月二十九日公布的美國經濟成長數據,顯示過去占美國GDP十二%的州政府經濟,真的正在走軟;美國幾個與房市低迷關係最深的州,已被迫刪減社福支出與增稅,而這將反過來再重挫已低迷的美國房價。

華爾街比誰都敏感,過去一個月已裁減五萬個職務,收入良好的默克藥廠也裁員上萬人。惠特妮警告,美國正出現經濟二度衰退現象,理由與一九三七年相同;因為華盛頓正上演的鬧劇,完全重蹈一九三七年的政策錯誤。

於是,我們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場數萬英哩外的華盛頓「馬戲團」表演,結果表演者以比台中夜店數億倍更大的火焰,再度燒焦了全球經濟的復甦嫩芽。

但一切已太遲。當我們發現時,我們已經被迫融入馬戲表演的一部分。我們是其中一齣皮影戲中的皮,影子起伏全由背後來自華盛頓那隻看不見的手決定。

因為,「他們是美國耶!」

歡迎光臨史上最貴的華盛頓馬戲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立有遺囑

上福全球(6128)第二代接班佈局

上福今年獲利 拚增20% A- A+ 2016-05-31 00:19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上福執行副總經理黃懷德展示最新研發的高階顯像滾筒組產品。 記者宋健生/攝影 分享 上福全球科技(6128)持續加重高附加價值彩色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比重,加上台中港酒店營運漸上軌道,推出高階顯像滾筒組等新產品,帶動毛利率提升,法人估,上福今年營收將呈小幅成長,但獲利看增二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上福近二年也陸續展開第二代培養計畫,分派不同領域歷練。董事長王瑞宏的大女婿黃懷德,最近接任執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兒子王國印為柬埔寨廠負責人,二女婿姜文偉為台中港酒店副總經理,三女婿邱珍逸為柬埔寨營建部總經理。 另外,大女兒王怡仁為柬埔寨不動產銷售總經理,二女兒王怡鈞為中港皇家建設業務主管,三女兒王怡婷為台中港酒店採購及人事經理。 上福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0.94億元,年增65.3%,每股稅後純益1.04元。上福昨(30)日股價以38.85元、上漲0.25元作收。 黃懷德指出,上福今年除持續深耕北美市場外,將在歐洲及亞洲市場積極開發新客戶,目前自有品牌在歐洲已有15家代理商,今年開發主力將鎖定北歐及東歐市場,包括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