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開收購期間沒賣股,成本竟改以公司淨值計算,買入成本與淨值之差沒賺到還要繳稅真是不可思議

公開收購期間沒賣股 稅從天降
【工商時報 楊穆郁/台北報導】
2007.12.12
 不少外資、私募基金透過公開收購交易,收購台灣上市公司股權,但若投資人未在公開收購流程釋股,一旦下市後再賣還公司,小心遭課徵重稅。
 一名去年以平均成本一○七元買進綠點五百張的王姓投資人,在綠點下市正式轉手捷普科技(JABIL)後,以一○九元賣還公司,獲利近一百萬元,但卻被國稅局認定王君每股獲利八七.八元,今年個人綜合所得暴增四三九○萬元,預估這百萬元獲利,必須課一七五六萬元的稅金。
 最近私募基金入主、企業整併等M&A盛行,造成很多公開收購股權案例,目前已知可能產生高稅賦公司,計有綠點、僑銀、致伸、復盛、鼎新及億豐窗廉等,一旦投資人錯過了公開公開收購期,等到股票下市後才讓售予收購者,當心大禍臨頭。
 遭課重稅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下市後才將股票賣還公司,國稅局認定非證券交易所得,須以股利所稅課稅。二.持有成本認定上,是以公司每股淨值為依據,而非是股東持股成本做為課稅基準。市場人士表示,由於今年公開收購案件頗多,至今猶渾然不知的投資人,明年收到扣繳憑單,將猶如遇到晴天霹靂。
 該名王姓投資人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他去年在股市以平均一○七元買進的綠點,等到綠點被捷普併掉後,以每股一○九元退還股款,每股實際獲利才二元,可是經綠點公司承辦人員告知,得知根據財政部九十三年解釋函,國稅局將以綠點被合併時的每股淨值(約二一.二元),做為交易成本,因此,每股獲利八七.八元,屬於股利所得,必須併入個人綜合所得計算所得稅
 換句話說,王君被國稅局認定在綠點上大賺四三九○萬元,預估這筆扣除手續費後不到一百萬元的獲利,須繳交一七五六萬元的稅額。
 承辦綠點公開收購案的元大證券表示,在公開收購書中,已經提醒投資人,不同收購方式將產生相當大的稅負差異,惟還是有投資人沒注意到。元大證表示,共收購達九六%綠點股權,這些人只需要以每股一○九元繳交千分之三的證交稅。若於合併時才獲退回股款,就必須按個人的綜合所得稅率級距,計算所得稅,最高稅率達四○%。
 以一般投資人買進綠點的價位一○七元為例,假設買進一百張,直接被公開收購的話,獲利二十萬元,證券交易所得免稅,只須繳證交稅為三萬二千七百元。但如果等合併時才獲配退還股款,則每股獲利八七.八元,財政部認定此一百張共獲利八百七十八萬元,若未進行其他租稅規劃,則適用所得稅率四○%,必須繳三百五十一萬二千元。
 有投資人反應,指投資人平常只熟悉進出股票,碰到像公開收購這類的問題並不清楚,和大股東平常即有財務顧問、會計師幫忙注意、規劃個人稅務問題,已經處在嚴重的稅負不公平地位,而沒有實質所得,卻要被課高額的稅負,則又是另一種租稅不公平。
依淨值做課稅成本 不符法理原則
 私募基金來台公開收購上市、櫃公司股權,於收購合併後再退股款給少數未參與公開收購股東,卻被財政部解釋函認為必須按扣除每股淨值後金額,以股利所得課徵綜合所得稅。會計師公會理事長林敏弘認為,類似案例最近時有所聞,投資人宜採行政救濟追回自己的權利;律師黃士洲也認為,法官未必同意財政部的課稅見解。
 林敏弘表示,合併退還股款,致產生鉅額所得稅問題,近來時有所聞,投資人可按程序進行行政救濟,經提起複查、訴願、行政法院進行訴訟,務求爭取權益。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協理葉劉順裕表示,不只合併退還股款,有被課高額所得稅情形,連現金減資部份,也會被課所得稅,另外,如果減資退還之股款,含有資本公積轉增資構成的股本,也會被要求課所得稅。
 葉劉順裕表示,依經驗,碰到這類情形,由於解釋函是財政部訂的,所以複查、訴願都很難有結果,只能寄望到行政法院打稅務救濟官司,看能否追回應有的權益。
 由律師轉到大專院校任教,並對稅法研究頗深的台大法律博士黃士洲認為,財政部九十三年函釋認為合併基準日之後,個人股東從消滅公司取得的退還股款,必須按公司淨值計算股利所得,在類似綠點科技,由外資出高價買斷全部股權的案件中,明顯不合有所得才應課稅的法理原則。不顧個別股東取得成本,按公司淨值計算所得,必然會造成超過實際利得、增益的課稅結果,形成侵入財產本體(即原始投資額)的違憲課稅。
財部:當成股利分配 稅率40%
【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
2007.12.12
 財政部官員表示,上市公司併購股票下市,存續公司再對剩餘股東強制合併,是以發「現金方式收回股權,視為消滅公司分配股利股東拿到的現金超過其原始出資額的部分,視為營利所得,必須要繳所得稅,最高四○%。
 據財部九十三年對「現金併購」解釋令,股東因公司「合併」,自消滅公司獲配之現金,超過出資額部分,按股利所得課稅。意即合併後,被消滅公司股東不再投資,是屬於「營利所得」。
 安永會計師許祺昌表示,上市公司被外資併購,上市股票賣出免證券交易所得稅,如果從稅負考量的話,此時點最好趕快賣。若等股票下市後,存續公司對剩餘股東強制合併,並發現金收回舊公司的股權,則個人股東拿到的現金視為消滅公司分配的股利,超過成本的部分要繳綜所稅,最高要繳四○%,二者的稅負差很多。
 財部官員認為,如果存續公司採二階段合併,先發行特別股換舊股,再用現金贖回特別股,課稅方式不同。
 依據財政部今年二月發布的解釋令,發行可贖回特別股,以股換股的併購交易案件,在第一階段以股換股的所得稅屬於證所稅,所以免稅,但是要補繳最低稅負,上市股票,法人股東要補繳一○%;未上市股票,法人股東補繳一○%,自然人股東補繳二○%。
 第二階段存續公司贖回特別股時,支付給特別股股東金額,超過股份轉換時該股東以讓與的股份抵繳特別股股款金額的差額,屬股利所得(即投資收益),要課所得稅,依照所得稅法四十二條的規定,因公司轉投資收益免稅,所以法人股東免稅;個人股東則要繳最高四○%稅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光泉-家族分家

看到黃律師寫到光泉分家的文章, 也在網路上找了相關文章... 黃日燦看併購/光泉家族 走到分道揚鑣 【經濟日報╱黃日燦】 2012.08.02 03:18 am 光泉第一代創始人汪水泉發跡於台北市迪化街城隍廟口,1956年成立光泉牧場,以自產自銷鮮乳起家。1974年光泉牧場改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汪家第二代三兄弟分工合作,長子汪金來執掌生產製造,次子汪來金主持財務,三子汪圳泉則負責業務推展。由於汪家重視家族團結,因此光泉集團旗下的光泉牧場、萊爾富、光泉食品及光泉生技,都由三兄弟每房各占三分之一股權。 後來,因為汪金來和汪來金去世,他們兩房的股權分別由汪金來長子汪賜發和汪來金長子汪林祥領銜代表。第二代的汪圳泉擔任光泉食品董事長和光泉牧場總經理,第三代的汪賜發擔任光泉牧場董事長,另一位第三代的汪林祥則擔任萊爾富董事長,形成叔侄共治的局面。雖然各房股權相當,但基於家族輩分倫理的關係,叔叔輩的汪圳泉在集團經營上享有較大的發言權。 兩代經營理念歧異 不過,叔侄三人長年來對萊爾富的經營理念看法歧異。叔叔汪圳泉站在光泉集團製造業的本位,認為萊爾富通路應該優先為集團產品服務,並反對萊爾富公開發行;兩位侄子汪錫發和汪林祥則看好通路的價值,認為萊爾富應該以消費者為尊,提供最佳產品服務並積極對外拓展據點。 2001年萊爾富首度轉虧為盈,汪圳泉卻無預警地在集團春酒宴會上宣布一批「空降部隊」名單進駐萊爾富,試圖掌握萊爾富經營權,引起汪賜發和汪林祥的不滿和抵制。2003年6月20日,汪圳泉突然以萊爾富債權人身分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萊爾富破產聲請,使得光泉家族叔侄的矛盾衝突白熱化,不但引起社會矚目,更讓萊爾富的加盟店、供應商和消費者擔心不已。 萊爾富成立於1989年,因汪圳泉反對公司對外公開發行,資本額一直維持新台幣1.98億元,低於當時強制公開發行門檻的2億元。當萊爾富有資金需求時,就向股東汪圳泉、汪賜發與汪林祥或集團龍頭光泉牧場借款支應。長年累積後,萊爾富資本額不足2億元,負債卻逾28億元,表面上確有資產不足以償債之虞,符合破產聲請的法定要件。 以債作股緊急增資 公司法在2001年11月修正廢除強制公開發行制度後,即使公司資本額超過2億元也無需公開發行。有鑒於此,萊爾富於2003年6月13日召開的董事會,即已提案以增資方式調整改善公司資本結構,但因汪圳泉缺席,其他董事並未強行通過增資提

張榮發遺囑_長榮集團接班爭議..大房. 二房..

集團聲明 透露家族不滿 但稍晚長榮集團透過LINE回應媒體表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為大房長子張國華授意,集團並未否認,間接證實。 長榮航空昨天下午發布內部公告,內文指「奉總裁遺囑,自二○一六年二月十八日起,原長榮集團副總裁張國煒,職務升任為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管理全集團國內外各公司一切事務。」 存款股票不動產 都給張國煒 晚間七時左右,媒體更曝光一份張榮發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親筆寫下的遺囑,部分曝光的內文寫道「本人之存款及股票,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不動產全部由四子張國煒單獨繼承」。 遺囑要眾子女和睦相處 並於遺囑最後提到,「願眾子女皆能和睦相處、互相照顧」;「百年之後的未來接班人為:四子張國煒接任集團總裁」。 囑副總裁們輔佐順利接任 張榮發並指定集團副總裁柯麗卿等四人擔任遺囑執行人。「所有副總裁們要一起共同協助,讓四子張國煒能順利接任集團總裁。」 遺囑二○一四年十二月立的 記者晚間致電長榮集團求證,長榮集團並未正式發布新聞稿,只透過LINE回應,指張榮發確實在二○一四年十二月立有遺囑,指定由張國煒擔任集團總裁;唯其他繼承人現仍在協商,希望要秉持公司治理原則,經營各公司,以確保集團永續經營,並會於完成相關程序後再對外說明。 集團: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 長榮集團於回應中指出,對張國煒個人逕行片面宣布升任長榮集團總裁兼任長榮航空董事長乙事,並將私密遺囑內容公諸於世,殊屬遺憾。 對於集團回應為何使用「遺憾」等措辭,長榮集團發言人聶國維僅說,「其他繼承人還在協商」,不願進一步解釋。 長榮接班安排…早有預兆 2016-02-19 02:15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昨(18)日曝光,由於張榮發後期皆由二房李玉美負責照料,兩人並於2014年登記結婚,與立遺囑的時間點吻合。 時間倒帶回到2014年中,大房張林金枝2013年離世後,平日生活起居由李玉美負責照料,張榮發於是召集子女宣布,決定將李玉美扶正,雙方後來辦理戶政登記結婚。 對照長榮集團昨天證實,張榮發確實於2014年12月立有遺囑

上福全球(6128)第二代接班佈局

上福今年獲利 拚增20% A- A+ 2016-05-31 00:19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 上福執行副總經理黃懷德展示最新研發的高階顯像滾筒組產品。 記者宋健生/攝影 分享 上福全球科技(6128)持續加重高附加價值彩色雷射印表機及影印機比重,加上台中港酒店營運漸上軌道,推出高階顯像滾筒組等新產品,帶動毛利率提升,法人估,上福今年營收將呈小幅成長,但獲利看增二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上福近二年也陸續展開第二代培養計畫,分派不同領域歷練。董事長王瑞宏的大女婿黃懷德,最近接任執行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兒子王國印為柬埔寨廠負責人,二女婿姜文偉為台中港酒店副總經理,三女婿邱珍逸為柬埔寨營建部總經理。 另外,大女兒王怡仁為柬埔寨不動產銷售總經理,二女兒王怡鈞為中港皇家建設業務主管,三女兒王怡婷為台中港酒店採購及人事經理。 上福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0.94億元,年增65.3%,每股稅後純益1.04元。上福昨(30)日股價以38.85元、上漲0.25元作收。 黃懷德指出,上福今年除持續深耕北美市場外,將在歐洲及亞洲市場積極開發新客戶,目前自有品牌在歐洲已有15家代理商,今年開發主力將鎖定北歐及東歐市場,包括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 圖/經濟日報提供